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機械有勁使不出人工清理慢 『冰包搓板路』司機行人驚心
2013-11-27 08:03:19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楊家明 趙猛劉韜 范子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27日訊 16日至今,冰城清雪後,大部分路況開始好轉。但此次雪後“冰包搓板路”遍布,小心駕駛、隨時防備座駕“調?”的司機們戲稱,“冰包搓衣板”考驗車技,真該變成駕考證的科目。昨天,記者駕車走訪50條街路,大部分“搓板路”有人在清,河鼓街、延興路、民生路等街路目前還是“考場”。

  香坊區民生路(和平路與文明街之間)車輛在冰包上緩慢行駛。

  調查:坡路、路口“搓板路”集中

  昨天,記者走訪50條街路發現,形成“搓板路”的街路多集中在坡路、交通節點,其中,最嚴重的是十字路口。

  道裡區河鼓街與河梁街交口、河鼓街與河政街交口,兩處十字路口十多米長的冰帶上“結”著疙瘩,厚厚一層布滿路面。經過此處冰包帶的車輛,小心翼翼減速慢行,也有“老手”滿不在乎地加油,但車輛一跑一“調?”。見惹不起冰疙瘩,過街的行人互相攙扶著,邁著碎步通過。

  南崗區延興路與林興街交口,經陽光照射,路面積冰開始融化,冰包經車輛碾軋略微松動。經過此處的車主孫師傅說,雪後這樣的路面不少,經過時得格外注意,車速不敢超過每小時10公裡,雙手得緊握方向盤,還得忍受強烈震動。

  “冰包搓板”路面大多位於十字路口,車輛等信號集中處。司機們說,此路段不能加油,老師傅教過,加油很容易平地翻車。

   道裡鄉政街上環衛工人正在鏟除冰包、冰棱。

  道裡區康寧路上城管部門動用大型機械清冰包。

  標本:民生路最高“腫”起10厘米多

  香坊區民生路下橋後的文化街至和平路路段,一側“腫”起來的冰包最高處十多厘米。

  民生路“冰包搓板路”最具代表性,文化街至和平路這段,連綿數百米,冰包密密麻麻數不清。冰包組成的冰帶,一頭連著下橋口,一頭連著十字路口,成了車輛的“減速帶”。

  一位“輕視”冰包的行人,在車輛縫隙中橫穿馬路,摔了個仰面朝天,已經開得很慢的車輛緊急剎車,歪歪扭扭滑行了五六米纔停住。

  民生路屬於城市道路重要節點,平峰車流量也比較大,這樣的街路出現冰包、冰疙瘩嚴重影響了該區域交通。記者在此路段觀察十幾分鍾,有環衛工人在人行道上作業,卻未見有車輛和人力對路面冰包下手。大部分路段陽光曬不到,冰層很厚,在人行道上作業的環衛工人中,竟有人還將清出的積雪揚向路面。

  沿街商家說,就因為門前的長長“冰包搓板路”,這些天,客人少多了。

 南崗區學府三道街,城管自制清雪機清冰包。

  除冰:“搓板路”正被逐段清理

  這幾天,不好走的路段,一直被市民詬病。清冰雪大軍也沒停手,正在逐一攻克、消滅“冰包搓板路”。

  25日半夜開始,中宣街等很多路段上,履帶式推土機成宿作業,冰包消除,路面交通標志也被啃豁了。

  昨天在鄉政橋上,道裡區、南崗區兩家城管部門全天在橋上分段作業,集中清理路面上的冰包。環衛工人用雪鏟掀起冰塊、雪塊,路中每隔兩三米,就會攢起十幾個小雪堆,等待拉運。

  “對付這樣的路面,鏟車有勁使不上”,鏟車司機張忠學正駕駛著鏟車幫助攢堆。從16日至今,兩場雪,他和車都沒歇。張忠學撿起一塊4厘米厚的冰疙瘩說:“先下雪,再降溫,中午又趕上小陽春,雪化成水,又結成冰,車輛一碾壓,就形成了‘冰包搓板路’。”厚冰面還能夠靠“山推”軋碎,薄冰面得靠人工清。

  在學府三道街,付師傅開著改裝的農用機在路面上反復碾軋。因車流量大、“搓板”路況嚴重,反復碾軋效果並不明顯。他告訴記者,這改裝的機械其實能清理軋實的積雪和積冰,但白天車流量大,車跑不起來,要除冰疙瘩,至少得掛上四擋、每小時20公裡以上。

 

責任編輯:呂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