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9日訊 11月28日,記者在市物價監督管理局獲悉,今年年底,作為百項民生工程之一的平價商店,將增點擴面,建成12個平價商店社區店,更好地讓利於民。
平價商店是通過農超對接、產銷對接方式,最大限度減少中間環節、降低價格,銷售群眾生活必須的糧、油、肉、菜、禽等農副產品,並在價格異動時承擔保障供應、平抑價格的商店,是政府穩定“菜籃子”而實施的一項惠民工程。經過招標、篩選等多個環節,去年11月30日,大慶首批15個平價商店同時開業。
這15家平價商店銷售的平價產品品種達30個,價格比物價部門價格監測數據顯示的市場平均價格低5—15%。如今,15個平價商店即將周歲,它們到底給市民帶來了哪些實惠,數字最有說服力:1—10月份,平價商品銷售額達5851萬元,同比增長16.8%,毛利額312萬元,同比下降25.7%。
食品是影響CPI指數波動的因素之一。但有了平價超市後,農副產品價格下降,居民食品方面的支出少了,CPI也下降了。據統計,今年1至10月份,我市CPI累計上漲0.8%,在全省地市中位列最低。
今年,平價超市增點擴面被列為百項民生工程,市物價監督管理部門在各區建設12個平價商店社區店,進行統一裝修、統一標識。平價商店社區店主營蔬菜肉類等農副產品,價格將低於市場20%,小區居民可隨意購買。目前,12個社區店已經建設裝修完畢,預計年底即可開業。
責任編輯:呂博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