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解讀我省2013年國家政策性糧食收購政策
2013-11-29 18:54:41 來源:東北網  作者:李博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29日訊 (記者 李博) 隨著我省今年秋糧收購工作的全面啟動,為方便廣大農民、農場職工和社會各界了解國家政策性糧食收購具體政策的執行情況,29日,黑龍江省糧食局副局長金輝就我省2013年國家政策性糧食收購政策進行詳細解讀。

省糧食局副局長金輝現場解讀。東北網記者 李博 攝

  收購價格質價政策

  水稻品種。國家水稻最低收購價格為標准品每市斤1.50元,以2013年生產的國標三等水稻為標准品,具體質量標准為:出糙率77%?79%(含77%,不含79%),整精米率55%?58%(含55%,不含58%),水分14.5%以內,雜質1%以內,谷外糙米2%以內,黃粒米1%以內。執行最低收購價的水稻為2013年生產的等內品。相鄰等級之間等級差價為每市斤0.02元。最低收購價是指承擔向農民直接收購的指定庫點的到庫收購價。

  非標准品水稻的具體收購價格水平,由收儲庫點根據等級情況,按照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糧食局、財政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關於執行糧油質量國家標准有關問題的規定》(國糧發〔2010〕178號)執行增扣量。其中:水分含量:以標准中規定的指標14.5%為基礎,每低0.5個百分點增量0.75%,但低於標准規定指標2.5個百分點及以上時,不再增量;每高0.5個百分點扣量1.00%;低或高不足0.5個百分點的,不計增扣量。雜質含量:以標准中規定的指標1%為基礎,每低0.5個百分點增量0.75%;每高0.5個百分點扣量1.5%;低或高不足0.5個百分點的,不計增扣量。整精米率低於49%的水稻不列入最低收購價收購范圍。

  玉米品種。國家臨時存儲玉米收購價格為標准品每市斤1.11元,以2013年生產的國標三等玉米為標准品,具體質量標准為:容重650克/昇?685克/昇(含650克/昇,不含685克/昇),不完善粒含量8.0%以內,其中生霉粒2%以內,水分14.0%以內,雜質1.0%以內。執行臨儲價收購的玉米為2013年生產的等內品。相鄰等級之間等級差價為每市斤0.02元。掛牌收購價是指承擔向農民直接收購的指定庫點的到庫收購價。

  非標准品玉米的收購由指定庫點根據等級、雜質情況,按照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糧食局、財政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關於執行糧油質量國家標准有關問題的規定》(國糧發〔2010〕178號)執行增扣量。其中:水分含量:以標准中規定的指標14%為基礎,每低0.5個百分點增量0.75%,但低於標准規定指標2.5個百分點及以上時,不再增量;每高0.5個百分點扣量0.65%,並扣價0.15%作為烘乾費用;低或高不足0.5個百分點的,不計增扣量和增扣價。雜質含量:以標准中規定的指標1%為基礎,每低0.5個百分點增量0.75%,每高0.5個百分點扣量1.5%,低或高不足0.5個百分點的不計增扣量。生霉粒含量:以標准中規定的指標2%為基礎,每高1個百分點加扣量1.0%,高不足1個百分點的不加扣量;低於標准規定的,不增量;對生霉粒含量超過5%的不得收購入庫。

  大豆品種。國家臨時存儲大豆收購價格為標准品每市斤2.30元,以2013年生產的國標三等大豆為標准品,具體質量標准為:完整粒率85%?90%(含85%,不含90%),水分13.0%以內,雜質1.0%以內。執行臨儲價收購的大豆為2013年生產的等內品。相鄰等級之間差價按0.02元/斤掌握。掛牌收購價是指承擔向農民直接收購的指定庫點的到庫收購價。

  非標准品大豆的收購由指定庫點根據等級、水分、雜質等情況,按照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糧食局、財政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關於執行糧油質量國家標准有關問題的規定》(國糧發〔2010〕178號)執行增扣量。其中:水分含量:以標准中規定的指標13%為基礎,每低0.5個百分點增量0.75%,但低於標准規定指標2.5個百分點及以上時,不再增量;每高0.5個百分點扣量1.00%,低或高不足0.5個百分點的不計增扣量。雜質含量:以標准中規定的指標1%為基礎,每低0.5個百分點增量0.75%,每高0.5個百分點扣量1.5%,低或高不足0.5個百分點的不計增扣量。為保護農民利益,對大豆損傷粒率和熱損傷粒率符合等內品要求的不扣量。

  政策執行期限

  國家規定,我省水稻最低收購價收購政策執行期限為2013年11月16日至2014年3月31日。臨時存儲玉米、大豆收購政策執行期限為文到之日起至2014年4月30日。

  收儲庫點

  按照國家2013年中晚稻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及2013年東北地區國家臨時存儲玉米和大豆收購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收儲庫點的確定要本著“有利於保護農民利益、有利糧食安全儲存、有利於監管、有利於糧食銷售”的原則,根據我省實際情況,經省糧食局牽頭,中儲糧黑龍江分公司、省農發行等部門共同研究確定的369個水稻最低收購價委托收儲庫點,已對社會公布;對臨儲玉米、臨儲大豆收儲庫點和委托收儲庫點的具體名單,將及時向社會公布。各級糧食部門、農發行和中儲糧直屬企業要密切協同配合,將當地國家政策性糧食委托收儲庫點具體名單及時在當地新聞媒體公布,便於農民送交糧食和接受社會監督。

  在國家政策性糧食收購政策執行過程中,當委托收儲庫點布局不能滿足農民售糧需要時,由中儲糧黑龍江分公司、省糧食局、省農發行共同研究租賃社會倉容方案(即設置臨時收購點)解決,以滿足農民售糧需要。

  糧食收購服務監督

  落實敞開收購政策。在收購期內,各收儲庫點要對農民交售符合質量標准的糧食做到應收盡收,不限收、不拒收,敞開收購。

  認真執行質價政策。各收儲庫點要在顯著位置公示糧食收購價格、質量標准、水雜增扣量方式和結算方式等政策信息。嚴格執行國家收購政策和質價標准,不收人情糧,不過人情秤,不弄權勒卡、不刁難送糧農民。要指導賣糧農民增強質量效益意識,通過清選、整理等措施,提高糧食等級和質量,實現好糧賣好價。要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農民提出的政策和技術等諮詢進行耐心解答。嚴格遵守國家制定的“五要五不准”糧食收購守則,切實做到執行政策不打折扣、不加花點、不走樣,確保國家糧食收購政策落實到位。

  嚴格執行糧款結算政策。各級農業發展銀行要保證政策性糧食的收購資金供應,收購企業要對農民實行現款結算、不打白條,結算中不代扣稅費、不代任何單位和個人扣繳任何款項。

  嚴格遵守工作紀律。在糧食收購中,嚴格規范操作程序,實行公開檢斤、密碼驗質,做到不壓等壓價,損害農民利益,不提等提價,損害國家和企業利益。

  開展優質服務。各收儲庫點要主動協調當地鄉鎮政府,組織賣糧農民有序送交糧食,避免農民賣糧排長隊,減少等候時間;搞好延時服務,多開頭、快接卸,加快收購入庫進度,不讓農民賣過夜糧;派業務人員深入村屯、農戶搞好延伸服務,幫助農民提前做好驗水、檢質,讓農民心中有數,盡量減少因質量問題退車給農民造成的損失。

  主動接受監督。各收儲庫點要設立舉報箱,自覺接受群眾監督;主動邀請當地人大代表及鄉鎮農場領導駐庫監督;積極接受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省糧食局、省農發行、中儲糧黑龍江分公司要加強內部監督檢查,嚴肅查處糧食收購工作中違紀和違規行為,堅決做到不遮丑、不護短、不姑息、不掩蓋矛盾,確保糧食收購各項政策和服務措施落到實處。

  公布省級收購政策執行情況監督檢查舉報電話

  省糧食局:

  農村處 0451—53609771

  監察室 0451—53601875

  省農發行:

  客戶一處 0451—84685707

  中儲糧黑龍江分公司:

  監察處 0451—87117623

  監管監察辦公室 0451—87117640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