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日訊 昨天,出租車低速等時正式走入冰城市民生活。低速等時在國內早已不是新鮮事兒,當它真真切切地出現在我們身邊,並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時,不適應也同步出現了。在短短一天的磨合中,活生生的現實擺在面前——低速等時合乘咋算賬?如果司機故意慢行磨蹭增加時間咋辦?對此,出租司機、乘客各抒己見。
等時裡程能否縮短
昨天,記者乘上一輛出租車,與司機劉師傅聊了起來。“等了這麼久,低速等時終於啟動了,我們的利益有了一定的保障。”劉師傅肯定了低速等時的同時,他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劉師傅是位開了近20年出租車的老司機。就實施低速度等時,他表示,平時每天拉乘的乘客中,約六成乘客車費僅9元或者10元,也就是說大部分乘客的目的地,都是在距離上車地點三公裡之內。“但低速等時要到三公裡以外纔開始計時,能夠符合等時范圍的並不多,今天從早上到現在,我一共拉了9名乘客,他們全是三公裡以內下車的。”劉師傅說。
記者了解到,像劉師傅這種想法的司機還有多,他們都希望低速等時可以縮短等時裡程,或者采取零公裡等時。目前,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廣州等城市早已實施零公裡的“低速等時”,乘客上車即開始啟動“等時計費”,低速行駛每5分鍾按一公裡價格計費。不過,這種做法也令乘客困惑,市民趙女士說:“有一次在北京打車,一上車就開始堵,沒開幾米就等了10多分鍾,多花三四塊錢。”
嚴肅查處故意慢開
曾經一部小品中的臺詞調侃道:“夏天坐在北京的出租車裡,遇到堵車看著計價器刷刷蹦字,身上不出冷汗,心裡也得出冷汗。”因低速等時會讓一些乘客的打車費增加,所以有乘客害怕出租車司機為了得到等時的費用,故意慢行。
面對出租車實施低速等時,市民陳先生表示,如果出租車行駛在低速等時裡程時,駕駛員在路況相對不好的情況下,故意將車輛的時速控制在每小時12公裡以下,那該怎麼辦?比如司機不使用快車道,故意在慢車道行駛,或者故意使用低速檔行駛。李女士對此提出疑問:“遇到信號時,如果出租車駕駛員在正常可以通過信號燈的時間內,故意減速,為了等紅燈增加等時計費咋辦?”
關於司機故意慢開車的問題,行業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表示,按目前的乘客數量來說,如果司機慢開車時,有可能會錯過潛在的新乘客。所以多數司機不會為了湊2元錢等時費,而損失9元錢。
“分時計價”應盡早出臺
低速等時開始實施後,市民不但要按照車輛行駛裡程付費,還要支付等時費。那麼,合乘時因為道路變更產生的等時費,應該由誰來承擔?這筆賬,不太好算。
擔心算錯賬市民打空車
根據相關規定,哈市出租車在實行低速等時後,仍可以進行合乘——司機在乘客同意合乘時,可以與乘客協議乘車時所需要的價格。但記者在昨天采訪中發現,不少市民打車時躲著合乘車,只挑空車。
市民孫先生表示,以往出租車只計算裡程費,合乘時如果變更了路線,看著裡程計數可以算賬。但實施低速等時後,問題也就多了。比如第二名乘客上車後,路線發生變更並產生計時費用後,首乘乘客正常的計時時間就無法計算了。因此,司機、乘客雙方容易產生糾紛。
市民劉女士表示,低速等時實施以後,打車的人可能會少一些,再加上新增加的2000臺出租車即將上道,交通運力又會增加,“如果多等一會就能有空車,為啥還要合乘!”
等時不賺錢希望拉合乘
合乘對出租車司機有好處嗎?一位司機給記者算筆賬:每小時運營出35元至40元後能保成本。如果合乘乘客多,如車上有4名乘客,最少可得32元。但沒有合乘的乘客時,就算等時1小時蹦字12次字,纔得到24元,只不過車走的裡程少些而已。
為了能夠多拉合乘,一些出租車司機“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他們在運營時主動和乘客表示,不使用等時,只看裡程計數。就此,記者從行業管理部門了解到,根據《條例》規定,合乘時可以協議價格,所以這種計費方式是允許的。
規范合乘計價或使用“分時計價”
記者從市交通運輸局了解到,行業管理部門已著手准備對“分時計價”方式進行調研,計劃在低速等時實施一年後,對哈市出租車計價方式再次進行完善。
“分時計價”是指計價器可以分別計算不同乘客乘車時的不同裡程,並科學計算計時費,實現合乘乘客各算各的費用。在南昌,計價器就可同時為4位乘客計價,並分別計算出裡程、時間及應付車費。
據業內人士透露,如果通過技術手段,將分時計價的程序輸入到計價器,便可先計算首乘乘客的裡程、時間。如因為第二乘客行車路線需要繞道,脫離首乘乘客原定線路,則為第二乘客計時,產生的計時費不為首乘乘客計算。
@夕顏-happy:以後遇到下雪天,應該步行了,打車堵在路上半小時,得多花不少錢。
@Specialized--黑龍江閃電自行車:打車成本又漲了,小伙伴們一起來騎自行車出門吧!
@123蜜雪:實行等時收費後,打車會更加貴,哈爾濱的消費者應該算計好自己的口袋裡有多少錢。
@愛情ABC:聽說實施低速等時能夠緩解打車難?雖然是好事,但需的哥乘客共同努力。
@彩虹:時間就是金錢,向大城市靠攏,低速等時應該收費。
@靜默:堵車時出租車司機也在花費成本,自然要通過收費平衡這種損失。
@我是宋小魚:在低速等時下,合乘對第一乘客來說,沒有任何受益。合乘成本不減,如何降低第二名、第三名乘客的打車成本,這個矛盾不容回避。
@涔涔流水:哈爾濱實施新規,這是和大城市接軌的一個標志,是城市交通的進步,我們應該支持低速等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