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大慶今冬蔬菜自給率達65% 本地菜供應量加大可平抑菜價
2013-12-02 08:59:57 來源:大慶網  作者:李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2日訊 隨著大慶棚室數量的不斷增加,地產蔬菜冬季自給率也明顯提高。據了解,目前大慶共有棚室24萬棟,蔬菜淡季自給率達65%,較去年提高了5個百分點,相當於比去年冬季增加了近3000萬斤的供應量。

  本地菜新鮮上市蔬菜市場唱“主角”

  雖然天氣越來越冷,但是近日記者在大慶果蔬市場看到,本地的新鮮蔬菜已經上市了。

  在東安陽光商場,蔬菜業戶范永琴5米多的櫃臺上,整齊地擺放著生菜、香菜等三十幾種葉菜。青翠欲滴的蔬菜,就像剛剛采摘的一樣。她告訴記者,前些年,每到冬季她都賣山東等地的菜,現在不同了,林甸縣有了地熱溫室後,這些蔬菜一點兒也不缺。“你看這小水蘿卜,就是剛剛從林甸運來的……”范永琴如數家珍,說個不停。

  在東風新村九區批發大市場,大慶溫室生產的西紅柿、黃瓜成了一些業戶的主銷產品。業戶們說,冬天銷售本地的蔬菜,以前想都不敢想。尤其趕上大雪天,外地菜運不進來,本地菜還供不上,菜價就會成倍上漲。今年不同了,雖然前段時間連續降雪,但本地蔬菜供應量加大,所以菜價沒有大幅波動。

  24萬棟棚室錯茬種植使冬季蔬菜供應量明顯增加

  冬季本地蔬菜供應充足,主要得益於大慶近幾年大力發展的棚室經濟。

  2011年初,市政府決定加快發展棚室經濟推進“菜籃子”工程,提出快速、高效、優質發展棚室經濟,用3年時間建設棚室30萬棟。如今,大慶棚室總量已由原來的4.8萬棟發展到了24萬棟。

  李秀芹是龍鳳區的種植戶,春季種植西瓜時為了給第二茬葉菜種植趕出時間,她在棚裡覆蓋多層棚膜,通過提高室溫,讓西瓜提前一個月上市。西瓜上市後,7月中旬再種植第二茬的芹菜、白菜、茼蒿等葉菜。通過這種“趕茬次”的種植方式,李秀芹的冷棚內一年可生產兩茬蔬菜,僅她的三棟冷棚就能為市場供應萬斤葉菜。

  據市農委提供的數據顯示,大慶棚室年產蔬菜約15億公斤。這些蔬菜如果不外銷,夠大慶人吃上兩年多。

  特別是通過錯茬種植的方式,一年能產兩茬或兩茬以上蔬菜的棚室越來越多,大慶蔬菜淡季產量明顯增加,自給率已由2011年的40%提高到現在的65%。

  目前,大慶80%的棚室正轉入冬茬蔬菜生產期。隨著農作物品種的優化、棚室管理技術的成熟,棚室冬茬蔬菜生產周期將達到4個月以上。生產周期的延長,讓大慶市民在冬季也能吃上新鮮的本地蔬菜。

  2億斤窖儲蔬菜為冬季蔬菜“增量”

  保證地產蔬菜供應的另一個渠道是蔬菜冬儲窖(庫)的建設和蔬菜保鮮技術的使用。

  近年來,新型菜窖投入使用後,不但避免了蔬菜集中上市帶來了“菜賤傷農”事件發生,同時也豐富了市民“菜籃子”的花樣。

  龍鳳區建興村王大楞屯用菜窖儲存蔬菜已有28年的歷史,由於受溫度等因素影響,傳統菜窖只能存儲白菜、土豆等耐儲蔬菜,存儲種類較單一。近幾年,他們在市農委專家的指導下建造了新型菜窖,與傳統菜窖不同的是,通過調節開關,就可掌控菜窖內的溫度、濕度等,茄子、辣椒等果菜如今也可在窖內儲存了。

  另外,蔬菜窖儲後,口感並不會有太大變化,不但可以避開秋季的銷售高峰,在冬、春兩季上市時,還可以賣個好價錢。以窖儲白菜為例,其價格是秋菜的4倍以上,去除水分蒸發等損耗,同樣重量的白菜,儲菜的農民可增收50%以上。

  據了解,大慶共有菜窖(庫)1500多個,今冬共存儲蔬菜近2億斤,主要分布在大同區八井子鄉和林甸縣宏偉鄉等地。這些蔬菜除存儲的農民自家食用外,其餘部分都將“走”上市民餐桌。

  24萬棟棚室加上2億斤冬儲菜,讓大慶蔬菜供應形成了淡季不淡的良好局面。地產菜供應量的增加,不但讓農民的收入增加了,也讓市民吃上了更新鮮的蔬菜。另外,由於本地蔬菜供給充足,在一定程度上平抑了外地蔬菜在大慶市場的銷售價格,避免了以往外地蔬菜價格居高不下的情況發生。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