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市松北區7萬戶家庭享受著『捷能』帶來的溫暖
2013-12-02 09:30:58 來源:生活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查看鍋爐運行狀態
於鳳侍家室溫達24.3℃

  生活報12月2日訊 走進哈市松北區熱源路,你會看到成片的廠房和冒著白煙的大煙囪,這裡就是為松北區供熱的捷能熱力電站。這家年輕的熱企是和松北新區一同成長起來的,2002年建立時只有30萬平方米供熱面積,經過11年的發展,如今已成為擁有三處熱源廠,供熱面積達1260萬平方米,哈市最大的民營熱企了。松北區7萬戶家庭享受著“捷能”帶來的溫暖,29日,記者踏訪了這家熱企。

  供熱末梢

  室溫也有24℃

  太陽城小區1號樓是捷能熱力電站湖濱供熱站的一處供熱末梢,14時許,記者隨同湖濱供熱站站長張志超來到1號樓1單元301室於鳳侍家,打開房門,記者感到一股熱氣迎面而來。於大爺今年79歲,在小區已居住了6年,“別看我家有一面冷山,你看,溫度計上顯示都快25度了。”於大爺說,屋子暖,他和老伴住得很舒適。於大爺不但對供熱質量滿意,對工作人員的熱情服務也感到很貼心。“剛供熱那幾天,我家暖氣有點涼,我給客服反映後,工作人員不一會就上門來維修了,衝洗地熱管後,暖氣很快就熱乎起來了。”經實測,於大爺家的室溫達到了24.3攝氏度。

  張志超告訴記者,他們會把供熱近端的閥門打開三分之一,再把供熱末梢的閥門全部打開,這樣就能保證整個小區平均室溫在22攝氏度左右。

  形成環狀管網更熱更安全

  於鳳侍家只是一個縮影,整個轄區7萬戶居民之所以能住上暖屋子,是因為優質的熱源、嶄新的管線保證了供熱質量。據該熱企副經理李劍鋒介紹,僅今年夏季檢修期間,就投入資金約1318萬元,對鍋爐設備和供熱管網進行了全面檢修保養和更新改造,設備檢修率和完好率達100%。同時,針對上個供熱期供熱不穩定小區的二次網和熱力站進行改造,為供熱系統穩定運行奠定了基礎。

  “今年新增供熱面積約230萬平方米。”李劍鋒說,公司把新建熱源和管網敷設作為工作重點,新建2臺75噸和2臺116兆瓦循環流化床鍋爐,不但能滿足新增供熱需求,又有了備用熱源提昇供熱質量。同時,還啟動當前最大管徑的北線主供熱管網工程建設,建成後與前進供熱廠原有管線相連接,形成環狀管網,大大提高了供熱運行的安全系數。據悉,這是哈市第一家形成環狀管網的供熱企業。

  供熱面積增42倍質量不含糊

  捷能熱電公司每年的供熱面積都成倍增長,從最初的30萬到現在的1260萬平方米,供熱面積增加了42倍。據該公司副經理王玉生介紹,每年九十月份,新樓盤就開始“紮堆”並網,捷能熱電人常常一天跑好幾個小區,居民一個電話就立即上門服務。在今年供暖初期,一個新並網的小區居民打電話稱,家裡溫度低,維修隊經多方查找發現,這個小區地熱管中細小的過濾網孔被泥沙堵住,造成熱用戶家中的Y型過濾器堵塞,維修隊隨後為這個小區其他居民家清理室內Y型過濾器濾網兩千多次。

  松北街道辦事處的松北學院小區一直是自己供熱,供暖效果差。2008年8月,公司得知這一情況後,應居民要求,多次到小區做了大量工作,徹底解決了困擾小區居民的集中供熱問題,讓居民住上了暖屋子。

責任編輯:楊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