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哈爾濱12月2日電 站在滿載五十多袋糧食的卡車上,一位工作人員正舉起四米多長的『探子』朝糧袋紮著。
沈甸甸的糧袋很厚重,卡車司機也爬上梯子登上車斗幫忙用力。隨著錐子型的『探子』透過層層疊疊的糧袋,稻米沿著『探子』外壁的凹槽進入其中。
『上下左右都得取到了,夠兩斤纔能化驗。快點兒!後面車還排著呢。』車下,另一位工作人員催促說。
1日,黑龍江省寧安市第五糧庫一派繁忙景象,從載重二十多噸的『解放』到拖拉機型的『四輪子』,前來送糧的車輛絡繹不絕。
糧庫院內,三輛經過扦樣、檢斤的運糧車圍停在一條傳送帶旁。正對著傳送帶的卡車欄板已經放下,裝滿糧食的編織袋被一個個用刀劃開,稻子『嘩嘩』地流過一個鐵質漏斗、跌落到傳送帶底端,隨著皮帶的轉動傳到三米多高的糧堆頂端。
『雪停之後,這幾天道上總遇著送糧的大車。』出租車司機李凌歧說。
在幾裡外的寧安市國家糧食儲備庫,江南鄉永安村村民朱全洪、張小虎從糧庫門口化驗室走出,登上兩輛『四輪子』,等著給拉來的水稻過磅。
『今年我種了四?多地。前些天一直下大雪,今天纔把糧食拉過來賣。』張小虎說。
11月中旬以來,兩場強降雪連續襲擊黑龍江省,直到27日纔結束。在以『響水大米』著稱的縣級市寧安,盡管通江路等主乾道上積雪已被基本掃清,但各街道深淺不一的冰雪仍給交通帶來不便。
中午12時許,國儲庫的工作人員因午休下班,前來送糧的江東鄉清泉村村民孫寶銀被告知下午再來。他把拖拉機掉頭開走,卻在路口與另一輛拉糧的大車『狹路相逢』。轉彎騰挪之餘,孫寶銀說:『一天不能跑兩趟,趕緊拉到五糧庫去!』
而在國儲庫院內,開著齊齊哈爾市富裕縣營運車輛跑糧食運輸的司機小魏正等著卸糧。他頗有些不耐煩:『除了車上的這20多噸水稻,下午還要拉一車玉米呢。』
11月29日,黑龍江省啟動臨時存儲玉米、大豆收購政策,加上此前已啟動的水稻最低價收購,這個中國產糧『狀元省』已全面開始三大主糧的政策性收購。
但16日開始的水稻最低價收購恰逢黑龍江省今冬第一場大范圍降雪,很多縣市公路交通一度中斷,給糧食運輸帶來困難。
在中儲糧牡丹江直屬庫穆棱分庫,前來賣糧的車輛也多了起來。糧庫副主任張銀雙說,最新一輪暴雪過後,賣糧的人明顯增加,『現在我們每天得從早上6點乾到晚上9點多』。
此前的兩場暴雪對鄉村公路造成很大影響,有的村路得用鏟車推出來纔能走車。張銀雙預計,糧庫收購隨後會愈加繁忙,『我估計也就是這三兩天,大批的糧食就都上來了』。(完) (編輯:顏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