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5日訊 路邊停下車就損失1萬元,你信嗎?車主就在車旁邊,汽車也沒有被砸壞,皮包卻丟了。近日,微信朋友圈頻傳『2013新騙局』,針對網傳的這些新型詐騙方式,記者請警方給市民提個醒。
網絡購物
客服退款莫輕信
詐騙方式:
11月27日,王先生接到一個電話,對方稱其在淘寶買的攝像頭有問題,要先網上退款再貨到付款。王先生多問了一句『我買的是哪個牌子?』對方就掛斷電話。後與賣家溝通,證實王先生接到的是詐騙電話。
警方支招:
騙子通過從非法渠道獲得的網購訂單信息,冒充客服人員打電話,騙取信任後再索要銀行賬號、短信驗證碼或遙控市民在ATM機上轉款等方式詐騙。發現上當後一定要立即報案以減少損失。
路邊停車
看好物品鎖好車
上當
詐騙方式:
今年7月,市民陳悅在嵩山路與黃河路附近辦事。剛上車准備離開,發現後風擋玻璃貼了一張紙。為不影響開車,她將紙揭下。等她回到車上卻發現,放在副駕駛位置的包不見了,損失共計1萬多元。
警方支招:
不法分子利用轉移駕駛員注意力,將其騙離後盜竊的案件時有發生,個別司機熱車時離開愛車也給了犯罪分子偷車的機會。離車時應拔出鑰匙,攜帶好貴重物品並鎖好車。
(文中當事人均為化名)
電話恐嚇
立即報警別匯款
詐騙方式:
『你得罪人了,人家要買你一條腿。』日前,居民車國力接到這樣一個電話。家裡做生意,難免無意中得罪人,車國力分6次給對方匯款共4萬元,直到對方再次要錢時,他纔想到報警。
警方支招:
此類電話往往是一些犯罪分子非法獲得他人信息後,采取以恐嚇手段電話詐騙的典型案件。
市民在遇到這種情況應立即報警,不能因驚慌就給對方匯款。
入戶調查
電話核實看證件
調查
詐騙方式:
近日,在網上傳播的一張『物業通知』引發網友熱議。『通知』提醒居民注意,有不法之徒冒充執法人員,以各種理由敲門,要求入戶填寫調查表,趁機迷暈房主盜竊,甚至偷走小孩。
警方支招:
陌生人敲門,不要輕易開門。居民應首先核實對方身份,可通過『114』等公共查號臺找到其所稱部門,確認是否有此類調查活動,並確認對方身份。如發覺對方有不軌企圖,可報警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