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生活資訊  >  市民消費
搜 索
冰城市場2元以下液態奶難覓 枕裝奶普漲兩成
2013-12-06 09:51:43 來源:生活報  作者:陶桃 李國玉 李偉俏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市民在挑選袋裝奶。張宇馳 攝

  生活報12月6日訊 國產液態奶告急!早在中秋節前後,哈爾濱的消費者就發現了這個問題,倉買、超市幾乎難見百利包液態奶的蹤影。曾經價廉質好的國產液態奶因此輪“奶荒”再次引發消費者的極大關注。

  來自哈市各大超市的信息顯示,近三個月來,國產液態枕裝奶普漲兩成,目前全部超過每袋兩元錢,而百利包液態奶因價格便宜利潤低幾乎在市場上難覓蹤影。幾家國產奶企負責人接受采訪時表示,目前因需大於供而產生的“奶荒”只是暫時的困難,目前國內許多奶企陸續開建自己的奶源基地,將來龍江百姓都可喝到自家門口的奶,“奶荒”或將成歷史。

  市場

  百利包液態奶難見蹤影

  “喝了十幾年的百利包液態奶,現在倉買突然斷貨,還真是不習慣。王女士5日對記者說,她和老伴一直保持著喝液態奶的習慣,百利包牛奶既便宜品質又好,一袋一塊多,相當於一瓶礦泉水的價格。

  4日和5日,記者連續兩天走訪了哈市多家大中型超市和倉買。4日,在道裡區新陽路上的一家小型倉買,當記者提出想買百利包液態奶時,店主對記者說:“斷貨好久了,一直都沒貨。”在友誼路的沃爾瑪超市記者看到,液態奶貨架上平時常見的蒙牛、伊利和完達山等國產品牌奶已售空。在大潤發和家樂福超市看到,國產百利包液態奶全無貨。

  中央紅小月亮超市有限公司物流中心采購部經理金洪波對記者說,中秋節前後液態奶的供應就已經開始吃緊,這幾個月實際一直在持續。受奶源限制的影響,目前許多奶企因為百利包牛奶價格低利潤小而停止生產這種牛奶,因此市場缺貨現象十分明顯。“中央紅目前貨源采購量還算充足,即便這樣,一般剛上架,不到傍晚便會售空,因此許多消費者會感覺在市場上買不到這種奶了。”

  價格液態枕裝奶普漲兩成

  百利包液態奶告急,老百姓的優選還有啥?價格是否有變化?金洪波對記者說,目前液態奶市場上價格變化較大的是枕裝牛奶,幾大國內奶企的國產枕裝液態奶近幾個月來相繼調了幾次價。“漲幅在20%左右。”

  5日,記者分別走訪了新一百超市、哈爾信超市和沃爾瑪超市發現,在各品牌牛奶中,枕裝牛奶漲幅最明顯,以前各品牌枕裝牛奶價格約在2.1元左右。哈爾信超市負責人對記者說,拿枕裝純牛奶舉例,大約一周前,完達山每袋2.4元、蒙牛每袋2.2元、龍丹每袋2.5元、高鈣純牛奶2.6元,而伊利普遍缺貨,記者僅在哈爾信超市看到貨架上有少量出售,價格也漲至2.5元。

  5日,中央紅超市售貨員李小姐對記者說,雖然枕裝奶價格漲了兩成,像伊利、蒙牛,完達山和龍丹牛奶的銷售狀況和以往總體還是持平的,往往貨到了就賣差不多,很多奶品還是經常斷貨。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除枕裝奶外,盒裝奶也有不同程度上揚,像特侖蘇牛奶上漲了大概5%左右,伊利金典低脂牛奶漲幅近7%。

  原因奶源缺失造成市場供需失衡

  金洪波對記者說,前段時間的“奶荒”源於進口原料奶粉被禁止,使一些以進口原料為主的乳制品企業轉向搶購國產奶源再加上冬季奶牛進入產奶淡季,而液態奶消費則進入旺季,市場需求大,供應減少,因此供需“倒掛”,造成市場供需失衡。

  “現在奶源缺失是一個全國性的現象。全國的乳制品企業都在四處找奶源,企業已經在盡最大能力保證產品數量的穩定。”黑龍江蒙牛商貿的戴良強經理說。

  伊利常溫奶的黑龍江經銷商科饒利商貿的郜經理表示,過去幾年鮮奶的收購價格一直不高,但是奶牛育種、飼料、人工價格都在持續上漲。雖然說在全國我省的奶源質量最好,但每公斤2元多的收購價對於很多小規模特別是散養奶牛的養殖戶來說,都出現了成本倒掛、入不敷出的情況,一些養殖戶在無力繼續承擔以後,選擇轉行。 “五年來,奶牛存欄量在下降,而市場需求在增大。像我們這樣有穩定的奶源基地的企業也出現了供不應求。今年完達山又建了10個大規模牧場,我省還將建20多個牧場,滿足供應。”完達山奶企相關負責人說。

  如果說奶源減少是一個較大的影響因素,那麼市場消費量的增加帶來的衝擊也不容忽視。郜經理說,現在奶制品正在處於一個消費量的快速增長期。以伊利液態奶為例,市場銷售量是在以20%至30%的速度增長。郜經理告訴記者:“在最需要奶源充足的時候,遇上了奶荒,而且從市場開看,這種趨勢還要保持一個周期。”

  應對規模化養殖奶牛以增加奶源

  采訪中,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奶企負責人告訴記者,鮮奶的收購價格前幾年一直穩定在每公斤2至3元左右,最近幾個月一些鮮奶的收購價最高已經上漲接近7元,無論是本地的企業還是奶制品龍頭企業,肯定不能虧損的狀態運行,最終的選擇只有提價。

  科饒利商貿郜經理表示,奶制品或者說液態奶不會成為一種中高端的消費品,它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和肉、蛋、糧食等一樣不可能出現太大的漲幅,但是由於奶牛存欄量不能立刻補充,需要逐步恢復,所以兩到三年左右,鮮奶的供應以及下游的奶制品售價會達到一個穩定的狀態。

  “原料奶的價格上漲,已經讓養殖戶們感覺到了商機,原料奶產量也在逐步開始恢復。”哈爾濱市畜牧局畜牧處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哈爾濱奶牛存欄量在今年上半年就開始明顯上漲,從2012年底的45.3萬頭,增加至46.4萬頭。僅僅雙城地區存量就達到30萬頭左右。

  此外,哈市政府也出臺了相應的扶持政策,只要存欄量達到500頭以上的養殖場,就能享受到一些優惠政策,並且畜牧部門也制定了短期和長期的奶源建設規劃。

  按照設想,將在最近幾年逐步淘汰小養殖戶,開始進行奶源規模化經營,還將加大力度扶持大型的養殖場。這樣一方面可以減小收購價格出現波動時,奶農殺牛棄養的狀況。另外,規模化養殖技術能夠增加產奶量,提高疫病抵抗能力,使奶源能夠更加穩定,充足。

  記者隨後從幾家大型奶制品企業了解到,目前幾家大型龍頭奶制品企業已經投入億元以上,在安達、肇東、林甸等地擴大奶源基地的規模,也有企業在省內陸續選址開建奶源基地,逐步形成穩定的奶源供應鏈條。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