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生活資訊  >  市民消費
搜 索
哈爾濱市人參價格3月漲6成 種植面積減少需求大
2013-12-06 10:46:20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6日訊 入冬後,不少市民在市場上買補氣、提高免疫力的中藥進行食補、藥補。近日,記者走訪哈市中藥材市場發現,一公斤人參賣到800多元,與8月份的500多元相比上漲六成。

  人參價格緣何暴漲?連日來,記者探訪種植、收購、零售等諸多環節後發現,除了人工成本增加外,加工企業、銷售企業囤積拋售、種植面積遞減等因素,也導致人參價格逐年攀昇。業內人士預計,人參價格近期漲勢依舊。

  西洋參仨月漲300多

  “西洋參,800,要不要?”63歲的岳桂芳聽到三棵樹中藥材批發市場售貨員報的價格,咋舌了。

  “年初,一公斤人參480元。現在800多元!真是嚇人一跳。老百姓想滋補滋補真不容易。”更讓岳桂芳吃驚的是,工作人員告訴她,從9月份開始,人參的價格就達到700元以上,並且,每隔10天都會小幅上漲。

  一入冬,白參、紅參、西洋參就成了中藥材市場上“炙手可熱”的品種。

  除了西洋參價格上漲外,白參、紅參的價格也都漲了不少。與8月份的500多元相比,人參的價格普遍上漲六成以上。

  “我也算做了這麼多年人參生意了,從來沒見過人參價格漲得這麼離譜的。今年是漲幅最大的。”常年在市場經營人參的銷售商鄒鵬告訴記者,現在的人參價格已經達到近6年來的最高峰,由於庫存量不大,市面上的人參供不應求。

  西洋參種植面積銳減

  我省海林市曾是全國最大的西洋參種植基地,2008年,種植西洋參的面積達到1000餘畝。

  “相比玉米等一些基本農作物,西洋參種植標准很高。土地三年不能打農藥,人參出土後,土地養分基本被帶走,土地肥力下降,得重新‘培養’。”海林市農委生產部主任宋業君告訴記者。

  宋業君說,原來有農民用種其他農作物的土地種人參,殘留的農藥導致西洋參品質殘次,幾乎絕產;再加上,前幾年一根西洋參收購價格兩三元,品相好一些的四五元。一根參賺不到幾元錢,甚至有的還賠錢,所以,多數農民選擇種其他農作物,放棄種植西洋參。

  現在,西洋參價格貴了,參農盈利了,但能挺到現在的卻不多了。宋業君說,從最多時的數千畝地種植西洋參,到現在僅有幾百畝地種西洋參,多數參農選擇了“適應”市場。

  人參剛種下就被收購

  那麼,為何一公斤人參賣到800多元,是誰在左右市場價格?

  吉林省是我國人參主產區,佔我國中藥材市場人參總量六成以上。這裡的人參價格成為全國人參價格的“晴雨表”。

  近兩年,參價的飆昇讓白山市撫松縣的參農段豐毅收益豐厚。“從2009年開始,一公斤人參150元左右;2010年漲到200元;今年,我們這兒漲到800元。”段豐毅告訴記者,參農並不和市場直接“掛鉤”,中藥飲片加工企業是中間的收購加工環節。今年,他家的鮮參剛出土就被人收走,收參人大多數來自於紫鑫藥業。紫鑫藥業是全國人參加工市場最大的采購商,每年有上千噸的人參采購量。

  4年前,段豐毅自家30畝地的人參剛種上,就被收參人以每公斤70元的鮮參價格全單訂購。而這種“訂單”種植方式在吉林省十分普遍,除了紫鑫藥業,一些廣東、福建的飲片加工企業也壟斷市場。按照每8公斤鮮參產出一公斤人參中藥計算,市場上一公斤人參的“裸價”約為560元。

  “你說市場上價格是800多元,物以稀為貴啊。”段豐毅說,大部分被收購的人參被藥企囤積在庫房裡,何時銷售不得而知。市場需求量大,而實際供應量小,人參的價格自然居高不下。

  獲利的段豐毅本應該繼續擴大種植面積,繼續增厚資本,可是,近幾年他家的30畝參田依然沒有增加。他告訴記者說:“心裡不踏實。就怕以後沒有訂單,人參價格驟然下降。誰敢擴大種植面積?”

  仍然看漲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加工、銷售中囤積的量並不比市場上賣的少,最大的囤積在加工環節。

  哈爾濱中藥材批發市場常務理事田曉偉表示,以三棵樹中藥材批發市場為例,去年,儲存中藥材的庫房每平方米8元,今年漲到12元,人工成本更不用說了。這些附加成本自然由消費者掏腰包。

  哈爾濱中藥材市場行業協會會長王連生告訴記者,明年春節前後,人參價格可能會出現小幅回落,但是,按照近兩年規律,小幅回落不會影響人參總體看漲的大趨勢。而銷售圈的人普遍認為,看漲趨勢最少要持續到2015年。

責任編輯:呂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