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兩代人生活習慣不同、人口流動快 哈市七成老人守空巢過日子
2013-12-07 08:05:09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李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7日訊 老有所依,是每位老人的心願。可卻有越來越多的老人因為各種原因過著空巢生活。日前,市老齡辦對哈市城鄉老年人空巢狀況進行了抽樣調查,調查對象樣本的抽取是按照城鄉人口比例,分別抽取了城鎮和農村樣本。調查顯示,全市空巢老人所佔比例71%,與子女、孫子女同住所佔比例29%。

  主因 兩代人生活習慣不同

  空巢的原因有很多,調查顯示,排名第一的原因為兩代人生活習慣不同。

  現在,大部分老年人在子女結婚後都能夠另買一套住房,讓子女出去單獨生活。兩代人生活習慣和規律有很大差別,老人看不慣年輕人熬夜晚起,年輕人嫌老人愛嘮叨,而且老人與年輕人的飲食習慣也不同,導致兩代人生活在一起有很多困難和不便,因此只要有條件老人都選擇單過。

  頻繁的工作變動,快速的人口流動,尤其是城市裡,子女到外地甚至到國外求學或工作的情況日益增多,這就使不少家庭只剩下老一代人故土難離,從客觀上造成了空巢家庭的增多。


 

  現狀 “小病忍,大病拖”現象多

  調查顯示,很多老人仍然是“小病忍,大病拖”,空巢老人生活上存在許多實際困難,需要照料。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本身自理能力越來越差,而空巢家庭的子女大多不在老人身邊,不能及時給予照顧,這就意味著老人最好的治療疾病時期會被耽擱,疾病惡化的可能性也會加大。

  空巢老人大部分正處於機體功能逐步退化衰老中,加上孩子離家後會深感失落,所以極易走入“喪失期”的心理誤區,內心是非常孤獨的,導致空巢老人患老年癡呆的比例比非空巢老人高。

  絕大多數老年人在身體狀況尚可的情況下,願意自己生活,但希望兒女能夠和自己居住的地方近一些,能夠常回家看看,有一些臨時困難可以得到兒女的及時幫助。一些身體自理能力較差的老年人希望和兒女在一起生活,每天能夠得到兒女的照料。

  建議 依托社區提供多種服務

  市老齡辦專家建議,老人自身的觀念要轉變,理解並尊重孩子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選擇,同時要豐富生活內容,通過積極參與各種形式的中老年文化活動,走向社會、廣交朋友,以尋求心理上的安慰和幫助。子女也應通過多打電話、常回家看看等方式,在心理及精神上給予老人更多的關心。

  依托社區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醫療保健、信息諮詢等服務。建立居家養老服務補貼專項資金,逐步建立社區養老信息服務平臺和居家養老服務工作考評監督機制。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