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0日訊 85歲的王奶奶上周五被家人送到醫院急救,老人已經兩天沒上過廁所了,身體嚴重脫水,肝、腎髒功能損傷,再不治療將有生命危險,而這都是亂吃瀉藥惹的禍。專家提醒,冬季乾燥是便秘的高發期,排便不暢別依賴藥物,要多喝水,多運動,調節飲食。
王奶奶近來總感覺排便不暢,家人擔心老人長期便秘會影響身體,便讓王奶奶吃了一些自配的含麻仁的中藥,沒想到吃了幾天,老人開始腹瀉不止,家人又讓老人吃止瀉藥。從上周三開始,老人大小便全無,持續了兩天,家人見狀將老人送到哈醫大二院急診內科。經檢查,老人身體嚴重脫水,肝、腎髒功能已出現損傷,醫生立即對老人進行了輸液等緊急治療,老人纔轉危為安。
哈醫大二院急診內科副主任陸瑩告訴記者,受冬季氣候乾燥,人們缺乏運動、飲食過於油膩、辛辣等多因素影響,現在便秘的患者越來越多。很多人認為便秘不是病,服用點瀉藥就可以,其實瀉藥不能亂吃,尤其是老人年,出現便秘要先進行飲食調整,如果仍不見效要及時就醫,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開塞露或灌腸處理,但不能一直拖著不治,長期便秘易引起痔瘡、肛裂等,並損害肝髒功能。
醫生提醒
冬季解決便秘有竅門,首先是要多喝水,保持體內水分充足;其次要合理飲食,要注意粗細搭配、葷素搭配,多吃水果和蔬菜,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麥片、糙米、玉米、紅薯、芹菜、菠菜、竹筍、蓮藕、胡蘿卜、冬菇、核桃、香蕉、柚子、苹果、火龍果、獼猴桃等。
另外,許多人的便秘是由於不良的排便習慣導致的。排便時要注意力集中,不要看報、聽廣播等分散精力,避免心不在焉,久蹲排便。有便意時,一定要及時尋找廁所方便,沒有大便的感覺,也應該定時去廁所解一下,時間一般不超過5分鍾,實在沒有大便解出,不必勉為其難,主要目的是形成生物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