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我省五種森林草食動物中野生梅花鹿、原麝已難見蹤跡
2013-12-11 08:47:05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董艷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11日訊 我省現存的5種森林野生草食動物,如今生活得咋樣?日前,由省林業廳林業監測規劃院歷時10年完成的課題《黑龍江省北部林區大型草食性野生動物生境監測研究》通過專家鑒定,研究顯示,5種動物中野生梅花鹿、原麝數量極少,已基本看不到了,駝鹿、馬鹿、野生?三種動物,種群數量均有增加,其中?子數量增加了近一倍。

采集到的駝鹿糞便。

  昨天,課題組負責人趙魯安接受本報專訪,講述他們追蹤森林動物的故事。

  追蹤10年

  繪出32塊棲息地地圖

  據趙魯安介紹,課題研究區域為我省北部的黑河地區,地處大、小興安嶺和松嫩平原過渡地帶,這裡人為乾擾較小。研究人員在25個國有林場,確立了野生動物典型生境標准地32塊,帶著GPS定位儀,研究人員對野生馬鹿、駝鹿、?展開了歷時10年的艱苦“追蹤”。冬來暑往,研究人員據此完成了三種大型草食性野生動物分布圖的繪制、種群數量的計算及動態分析等。

  近距離跟蹤

  收獲糞便如獲至寶

  跟蹤野生動物可不易,尤其是善跑且極警覺的鹿科動物們,基本上不等見到“廬山真面目”,人家沒影兒了。而為精確定位每個被跟蹤對象,痕跡要求得是48小時內的。冬天看雪地上的足跡,過了48小時的雪窩,邊緣就會被曬化發硬;動物的糞便冬天在雪地裡還好找,夏天就難了。

  今年6月的一天,趙魯安和同事在黑河地區727林場,幸運地“偶遇”一駝鹿。這是一個草木豐盛的山坡,正適於草食性動物棲息。出於習慣,趙魯安向遠處望去,一頭成年駝鹿的身影直入眼簾!

  “有入侵者!”敏感的駝鹿立刻起身回眸,但很快便跑掉了。此時,趙魯安還沒來得及掏出相機。他們爬到山坡上,發現了駝鹿剛留下的“最新鮮”的糞便。而此時,駝鹿已跑到了下面的山谷中。

  這也是研究人員跟蹤野生動物距離最近的一次,它們太警覺了。


  與森林共生

  偶爾也討擾一下農家

  這些“大動物們”,現在都喜歡在哪兒生活呢?

  研究人員發現,駝鹿從不遠離森林:春季,多在針闊混交林、柞樹林等處活動;夏季,尤其喜歡在山澗溪流、植物茂盛的低窪地和沼澤地活動;冬季,則喜在有陽光的陽坡采食……而馬鹿,則喜歡在林間草地及溪谷沿岸活動。

  ?和馬鹿的生活環境較接近。它們在飲食習慣上,除了喜吃嫩樹葉外,秋季的蘑菇、漿果,以及附近農民種的白菜、蘿卜、玉米,也是它們的最愛。它們的共同天敵是豹、猞猁和棕熊等。

  趙魯安說,有意思的是,現在大型野生草食動物因與人類接觸多了,也在“與時俱進”地進化,原來的“傻?”是一喊就站住了,現在聽到動靜早跑沒影兒了。這也是逐漸形成的一種生存本能。

  天敵少了

  ?子馬鹿駝鹿都多了

  據最新調查,?、馬鹿、駝鹿現在的數量分別為:9857頭、456頭、330頭,與2000年相比均有所增加。

  10餘年來的監測顯示,研究區域內,東北虎、豹、狼等種群在調查中沒有記錄,或因其分布區域的萎縮種群數量極少,或種群或個體在區域內沒有分布。猞猁、金雕有少量分布,但種群數量極少。因此,大型草食性野生動物的天敵對其種群的影響已經較小了。

  趙魯安說,這些草食性動物的增加,一個重要因素是國家生態林管護的實施,不允許采伐天然林,保護了動物賴以生存的家園。調查發現,野生動物們的棲息地有所改善,生活環境乾擾小。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