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現場
搜 索
黑龍江醫療服務進鄉鎮緩解基層看病難 衛生院『爆棚』
2013-12-15 08:56:46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車輪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12月15日訊 13日6時30分,載著內分泌科、神經內科、腎病科、推拿科等科室13名專家及大量藥品、儀器的兩輛中巴客車,分別從省醫院和省中醫院出發,伴著漸亮的天色,悄然前往賓縣賓安鎮中心衛生院,開啟了今年衛生下鄉示范日活動“醫療服務進鄉村”的序幕。

義診當天排在神經內科門外的患者們。

  8時45分,客車到達賓安鎮中心衛生院時,一樓門診早已擠滿了當地百姓,衛生院的兩名護士正在為來看病的人導診。人越來越多,一樓心內科、內分泌科、神經內科門前排起長長的隊伍。

  排在神經內科門外的於淑華大娘,今年53歲,拿著剛剛做完的心電圖在神經內科的門外等著,記者和她聊了起來,“大娘,幾點過來的?”“天沒亮就起床了,7點就掛上號了。”於大娘不時用手擋著走廊裡來來往往的人,話匣子漸漸打開:“這兩天頭痛,睡不著覺,聽說專家到家門口出診,那我還不來看看?要上城裡看病得我兒子帶我去看,再說去省城一天指定看不完,還得住店,花費大。一會兒讓大夫瞧瞧我這心電圖,看看到底是咋回事?做心電圖沒花錢,今天免費。”

  家住永久村的村民李曉東也是一大早就趕過來的,“11號村裡通知我們專家要過來義診。我是老毛病犯了,類風濕,去年去哈爾濱看過,在那掛個號就得大半天。這多好,省城專家上門為我們看病,省時省力省錢。”

  記者轉身看到衛生院院長張奎生,從專家進了衛生院他就沒閑著,忙得滿頭大汗,“我們每天的門診量也就30多人,沒見過這場面啊。”張奎生望著越來越擁擠的人群說,“我們衛生院醫務人員31人,7名看病的醫生,只能看些支氣管炎、肺炎、輕度冠心病等常見病。嚴重了,老百姓就得上縣醫院看,疑難雜癥啥的,只能奔哈爾濱看了。”張奎生實話實說,“省城專家下來,緩解了基層百姓找專家看病難的問題,對我們基層衛生院來說,就是學習。”張奎生告訴記者,基層衛生院最需要加強的是自身建設,“我們現在最缺的是人纔,已經很多年沒有專科以上的人纔來鎮裡了。而且我們的醫療設備比較落後、老化。省裡一直努力為我們解決設備的問題,正在逐漸更新中。”

  緩解基層看病難,最根本還是要加強基層醫療機構的建設問題。省衛生廳將城鄉醫院對口支援工作列為工作重點,穩步開展“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形成城市大醫院與縣級醫院建立長期穩定的對口支援和合作制度,在全省組織7個市的20餘家城市三級醫院的180名技術骨乾,按時分赴各對口支援的36個國家級貧困縣醫院實施支援。2011年我省又啟動了省級專家支援縣級醫院學科建設先鋒行動,給鄉鎮衛生院帶來嶄新變化。同時把“縣醫院骨乾醫師培訓項目”與“萬名醫師下基層”工作緊密結合,形成衛生人纔培養合力。項目實施以來,共為全省縣級醫院培訓600名能夠滿足基層群眾基本醫療需求的骨乾醫師隊伍。

  僅僅一天時間,專家沒歇著,百姓沒白來,排隊看病的人只增不減。這次活動,兩家醫院總共捐贈的儀器設備藥品共7萬餘元,到記者截稿時,聽聞接受診療的當地百姓已達537人。

責任編輯:王凌霞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