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5日訊 (記者張強 強銳) 記者從省環保廳獲悉,到2017年,黑龍江省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將顯著下降,重點企業全面達標排放,優良天數逐年增高,基本消除我省重污染天氣。
2013年10月19日至21日,哈爾濱市出現自1965年以來最為嚴重大霧天氣和有空氣質量檢測記錄以來最嚴重大氣污染狀況。哈爾濱市約請了中國環境科學院和省環科院專家,共同開展了成因分析工作。
通過多次論證與分析,認為造成大面積高濃度天氣的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是氣候驟冷形成“逆溫”、“靜風”氣象條件,造成大氣霧霾天氣出現的主要客觀因素;我省氣溫驟降,導致高空中大氣溫度高於地面溫度,熱力對流減弱甚至消失,大氣狀況變得“穩定”,污染物在垂直方向上的擴散受到抑制,形成了所謂的“逆溫”現象。二是進入采暖期,哈爾濱市城區風速小,湍流弱,易形成“靜風”現象,抑制了污染物在水平方向的交換流通能力。兩者效應疊加,削弱了城市大氣自淨能力,使得地面污染物濃度累計昇高,形成疊加污染物排放高峰。
哈爾濱市屬於老工業城市,城市格局較為混亂,市區石油、化工、火電、水泥等行業高污染、高排放項目仍大量存在,其排放的二氧化碳、氮氧化合物與揮發性有機物的總量仍然較大。
對此,黑龍江省環保廳表示將加大治理力度,預計到2017年,全省可吸入顆粒物濃度(PM10)比2012年下降5%以上。其中,哈爾濱市下降10%,齊齊哈爾市、七臺河市、鶴崗市下降8%,牡丹江市、佳木斯市、大慶市、雞西市、雙鴨山市、綏化市下降5%,伊春市、黑河市、大興安嶺地區不高於2012年濃度值。屆時,全省重點企業有望全面達標排放,優良天數逐年增高,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