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搜 索
哈市部分小學音體美教育薄弱 音樂教師全市缺口430人
2013-12-17 08:33:29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欒微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17日訊 12月16日7時30分,哈市道裡區新陽路小學體育老師付鑫剛來不及暖和一下,就趕緊拿起鐵鍬跑到操場上和另外兩位體育老師清理操場上的積雪。最近,學校又開始忙著冬季冰雪體育項目,付鑫剛幾乎很少呆在辦公室,可即便這樣他還是滿足不了教育部門規定的體育課時安排。由於哈市音體美老師缺口,僅音樂學科就缺口430人,這意味著相當一部分學校都存在音體美課程開設不足的現象。面對老師缺口,一些學校紛紛想出了音體美課變成體育活動課、自習課等應對老師不足的現象。

資料圖

  “除了每周正常的16課時的體育課,還需要負責一天兩次的大課間操,澆冰場、維護冰場的工作也落到他的身上……”這是道外區育英小學體育老師李文宇一天的工作安排,除了這些他還要負責冬季冰雪項目教學活動。同時,遇到運動會等學校大型體育活動,他還需要負責組織工作。“每一天都是從早忙到晚,即便這樣,也滿足不了教育部門規定的小學生每周體育課時安排。”

  哈市新陽路小學有42個教學班,5名體育老師。按照規定,1-2年級小學生每周要有4節體育課,3-5年級每周要有3節體育課,每位老師每周排滿20課時的教學任務,最少也需要7個體育老師。目前,新陽路小學在編的體育老師有6名,其中一名女老師因為轉崗,實際上課的體育老師只有5名,他們需要負責全校42個教學班。如果按照教育部門規定,需要上滿142課時的體育課,規定還要求每名體育老師每周上課不得超過20課時。所以,學校很難達到規定的課時要求。

  “缺口的不止這幾個學校,大多數學校都存在體育老師不足的現象。”道外區教育局體衛藝科夏老師告訴記者,該區64所學校,4.8萬學生,而體育教師只有260人,全區目前至少缺口100多人。像南馬路小學目前有1500多人,只有4名體育老師,按照規定每周每人要上36-40節課纔能滿足課時要求。

  借老師上音樂課

  10日下午,剛上完兩節課的哈市大同小學李老師衝進辦公室第一件事兒,就是捧起一大杯胖大海茶水一飲而盡。李老師告訴記者,每天上完三節課,嗓子就乾癢難受。“一會兒,還有一節課!”音樂老師每節課都要不停地用嗓子,說話、唱歌,手也不能閑著,還要彈琴,每節課下來都特別累,根本沒有休息的時間。連續兩節課,嗓子就特別疲勞,第三節課時嗓子已經達到極限,幾乎都是啞著嗓子唱歌。但由於老師有限,有的音樂老師每天要上四節音樂課。同時,每周還要組織兩次活動課,指揮學校的合唱團,每次兩個小時。

  香和小學體育老師在澆冰場

  【現狀】5個體育老師帶42個班

  這麼多年的工作,李老師最擔心的就是有老師請假,今年雖然招聘了一名老師,但有一位老師已經提昇為教學主任,明年將不再教課,這就意味著,李老師等還要重復著每天嘶啞嗓子上課的生活。

  上完最後一節音樂課,張老師匆匆趕回辦公室,開始准備放學後的社團活動。每天四節音樂課已經讓她嗓子疲憊不堪,可她還是要和4名老師一起忙著每周的樂器社團、合唱團、舞蹈社團等各項音樂社團的工作,還要時不時地應對各項匯報演出等。可張老師卻是一名借調的音樂老師。3年前由於任教學校嚴重缺少音樂老師,但沒有編制,張老師只好作為借調教師任職,到底什麼時候能解決編制問題,張老師說,只能乾一天算一天。

  美術課只會畫手絹

  少先隊隊歌、小松樹、勞動最光榮這三首歌讓正在讀高中的小王一直記憶猶新。因為他在松花江小學上學時只學過這幾首兒童歌曲,由於沒學習過五線譜和音樂知識,上了初中,期末音樂考試成了小王最頭痛的事兒。那時候給他上音樂課的就是現在的校長韓樹彬,由於沒有專職的音體美教師,韓樹彬還要兼職。

  “但我只會唱幾首兒童歌曲,有的時候會放磁帶給孩子們聽。”韓樹彬說,在該校執教38年,音體美課程一直都由班主任兼任,一般都是改成主科課或者自習課,體育課就由班主任帶著孩子們練練隊列、跑跑步。結果到了五年級,韓樹彬發現學生在學到正方體、長方體的時候,根本不會畫圖形。前不久,韓樹彬就讓學校老師在一至三年級美術課上,畫各種幾何圖形。

  “最多再畫個紅領巾、手絹什麼的,太復雜的老師也不會教!”韓樹彬說,學校的音樂課還是由班主任代課,更多的時候學生們都是在上自習課或者主科課。“從畢業的孩子們反饋消息看,小學時缺少這些課,對他們藝術培養上是一種缺失。”韓樹彬感嘆,別的孩子都是從小就接觸五線譜等音樂知識,可我們的孩子到了初中纔有接觸,起點就晚了。孩子如果從小就接受過藝術啟蒙教育,那在初中或者高中後會有自己對藝術的認識,可以選擇其中一項作為特長發展,也多了一條出路。

體育老師在清冰雪

  【原因】不是昇學考試科目家長學校都不重視

  夏老師從業20多年,在1990年至1998年間,每年都能分配到五六名體育老師,體育老師處於超編。直到2003年以後,國家不再分配,但是在這10年間裡,曾經被分配到學校的體育老師中,至少有150名老師由於各種原因從體育教師崗位轉崗到後勤、班主任等崗位,農村中小學更是嚴重。

  “家長不重視,學校要成績,‘唯考論’導致家長和學校都不重視。”在采訪中,多數老師都表示,音體美專業老師不足根本原因是這三科不涉及昇學考試,有的甚至把音樂課作為負擔。很多學校到了期末考試期間,都會把音體美課佔用,因為考試成績和昇學率纔是根本。

  陳老師從事體衛藝管理工作20餘年,他告訴記者,學校教師的聘用權在各級區政府,由區財政支付工資,多一名教師就要多發一份工資,所以在“昇學指揮棒”的引導下,各區更願意把這些編制用來招聘主科老師。在昇學率是檢驗學校教學質量的大環境中,學校也讓學生和老師把主要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與昇學有關的課程上,而音體美則與考試無直接關系。體育被納入中考考核項目後,初中體育課相對於音樂和美術稍有優勢。

  【對策】讓專業教師成為“流水的兵”

  “2013年,道外區教育局招聘4名體育老師,當時報名的人數高達400多人,100:1的比例,入職難度不亞於國考。”夏老師告訴記者,歸根結底是,專業型師范類畢業生多,而社會需求少。但事實並不是如此,政府在解決老師編制問題時,在高考的指揮棒下,學校將僅有的招聘名額基本都放在主科教學上,而忽視了音體美的教學。

  “過去常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現在也在建立音體美教師流動制,那麼專業型老師也可以成為‘流水的兵’。”陳老師建議,針對專業型教師缺口,可實行大范圍流動和小范圍流動制,大范圍主要是城區和農村互動,小范圍則是相鄰的學校之間互動。但是,要有相應的機制保證教師的利益,比如交通費,農村上課的吃住費用等。

  讓教師流動起來,還要建立合理的考核機制,鼓勵教師動起來,可以讓參加流動的教師有優先評選先進的條件。同時,針對農村中小學音體美教師缺口問題,可以考慮與師范院校建立合作關系,有計劃地開展教師培訓,將培訓班辦進鄉鎮,以節省教師培訓費用。  

 

責任編輯:呂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