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8日訊 哈市首個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項目投用一年多,覆蓋了25萬賓縣城鎮居民,垃圾處理專家對一份最新的居民生活垃圾組成數字進行分析,讓小伙伴們從中看到了我們的生活習慣變化:“吃貨”越來越多了,穿的方面內衣最講究,換得忒勤了。




垃圾裡吃剩的
嚼裹高達六成
食物垃圾比例的提高,體現出居民生活的改善,也反映出一種浪費。
無論是與過去比,還是與現在的歐洲國家居民比,哈市居民生活垃圾中的廚餘垃圾含量均較高,有機質佔了總量的58%至63%。
垃圾處理專家說,有機質是由食物產生的,哈市居民生活垃圾中的有機質含量,要高於德國居民的55%。北方人冬天肉奶蛋消耗多,所以此時有機質最多,為63%。
同過去比,2005年對東北同類城市居民的垃圾分類表明,有機質含量約為55%。
專家分析,生活條件好了,飲食豐富了,是哈市生活垃圾中有機質提高的主因。另一方面,西方國家是淨菜上市,浪費也較少,且實行分餐制,因此食物浪費要少。
一車生活垃圾
藏著七個文胸
紡織類垃圾增多,可見女性衣著更新加快,越來越講究。
原來,我們有把舊衣服送人,或者賣廢品的習慣。現在你發現沒,舊衣服漸漸沒地兒送了,收廢品的都不要了。
垃圾分類中發現,哈市居民扔的紡織品比例大幅上昇,現在佔垃圾總量的6%至8%。排在前幾位的依次是:線衣褲、文胸、舊皮鞋。工作人員進行垃圾分類時,一車垃圾中曾最多揀出7個文胸!可見愛美的女性講究的程度,內衣換得很勤。
專家說,這些紡織品熱值很高,經過分類後可以粉碎,最後做成復合燃料(RDF),也算為人類“鞠躬盡瘁”了。
塑料袋佔17%
限塑效果甚微
包裝垃圾反映環保意識,德國的生活垃圾中塑料袋僅佔3%。
包裝袋是生活垃圾中的又一大部分,哈市居民生活垃圾中塑料包裝最多,佔垃圾總量的17%。德國人普遍使用的是紙袋,佔垃圾總量的12%,塑料袋僅佔3%。
垃圾處理專家說,從統計看,哈市塑料包裝的量與以前相比,沒多大變化。“限塑令”實施後,大型商場、超市塑料袋收費了,大量的塑料袋仍來自於早市、夜市。
紙袋可降解,而塑料袋如果不經特殊處理,一般的填埋只能造成環境污染。
鋰電池超乾電池
壞手機扔得多
電子垃圾變化反映電子用品更新步伐快,但環保處理還是個難題。
哈市垃圾中重金屬的比例沒有變化,但具體組成與以往相比有變化。重金屬主要來自電池、熒光燈管、其他電子元器件,如隨手丟棄的壞手機、BP機等。
電池量雖然少,但變化較大,以前主要是乾電池,有害成分主要是鉛,以及溢出的酸液;現在的電池主要是紐扣電池,主要為鋰電池,所含鋰離子對水污染非常嚴重。
專家說,電子垃圾的變化反映出電子用品昇級換代步伐的加快,但現在哈市還沒有專門的收儲鋰電池的地方,他們也只能是暫時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