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8日訊 受地理位置影響,同樣品種的“稻花香”在通河縣的銷售價比五常市低三分之一。引進營養米新技術項目後,通河縣生產的五色營養米每斤賣到10元,搶佔了部分高端大米市場。記者從通河縣發改局了解到,今年年初,通河縣產業項目開工數達到43個,現已建成、投產19個,其中食品深加工項目佔1/3。
土豆廢渣變飼料
循環農業初形成
今年到鏵子山旅游的游客發現,其他旅游點早餐多是牛奶、雞蛋,通河縣准備的飲品卻是新鮮的羊奶。
早上喝羊奶、中午有機米飯加冷水魚幾乎成為通河農家樂的“標准餐”。今年,通河縣投資9000萬元打造鏵子山3A級風景區。鏵子山下“泰禾牧業”飼養的近2萬只肉羊,為農家樂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鮮羊奶。
在縣城內的工業園區內,隨著一個個產業項目的落地生根,以前空曠荒蕪的土地上現在已經廠房林立。剛剛建成的哈爾濱愛科樂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廠房、化驗室,正按照制藥廠的標准做內部裝修。哈爾濱愛科樂生物公司是一家利用哈爾濱工業大學“生產淀粉廢棄物生物技術處理與資源化處理”技術,從馬鈴薯淀粉廢渣、廢水中提取細胞蛋白的生物技術公司,每年可從馬鈴薯淀粉廢渣、廢水中提取5000噸細胞蛋白,代替魚粉和豆粕等,為通河1000多萬只櫻桃谷鴨養殖提供飼料,初步形成循環農業。現場負責人告訴記者,裝修及設備安裝完畢後,馬上就能投入試生產。
近年來,通河縣把發展特色優勢產業作為主攻方向,確立食品、能源、礦業和旅游等四大產業,今年建成項目中,食品深加工項目佔總數的1/3,使綠色食品從原字號向深加工發展。
五色大米高科技
營養全面味道香
“別處大米飯都是白色的,我們的營養米飯卻是白、黃、綠等五色的,做好後不但噴噴香,營養還特別全……”提起縣內剛剛投產的營養米生產線,作為項目包保責任人的縣城管局長祖鵬,話匣子就停不下了。
作為全市水稻大縣,通河縣人均水稻種植面積超過10畝,但受地理位置影響,同樣品種的“稻花香”,這裡賣價卻比五常低了三分之一。想把大米賣出高價,只有請科技來幫忙。武漢科技大學剛剛研制成功營養米新技術,馬上就在通河縣落地投產。大米、玉米、蔬菜打成粉,團成“米”形的五色營養米,每斤能賣到10元。
據了解,為減少企業在審批手續方面的精力投入,通河縣對於落地項目實行了各主要部門包保負責制。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的周例會及月通報,都由縣主要領導主持,便於及時匯總解決招商引資特別是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層層包、處處扶,使通河縣今年開工和建成項目分別達到2010年的5倍和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