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9日訊 每年這個時候,年會經濟都非常紅火,可今年隨著各種禁令的出臺,企事業單位年會“縮水”,年會經濟明顯轉冷。
酒店年會訂單驟減
往年的12月是酒店的“吸金月”,聖誕晚會、企業年會……活動一個接著一個,不少酒店12月份的收入佔全年總收入的一半左右,然而今年不少酒店卻出現了接單難的問題。
近日,記者走訪大慶多家大、中型酒店了解到,今年的年會訂單很少,有些大酒店甚至一張訂單都接不到。
讓胡路區一家中型酒店的經理告訴記者:“年會旺季已經到了,但目前接到的年會訂單還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不少老客戶已經確定不辦年會了。”
“往年,企業年會不差錢,一場年會花費數十萬的企業太常見,甚至有企業請演員助陣,而今年不會再出現大場面的年會了。”一酒店負責人說,對今年的年會市場不抱希望。
相關行業“舉步維艱”
年會經濟的“縮水”,讓相關行業的生意冷淡不少,一些商家不得不打出“降價牌”攬客,但效果不盡如人意。
在東風新村義耕附近的一家服裝租賃公司,記者看到,老板正在給老客戶打電話,諮詢是否需要年會演出服裝。
“往年根本不用主動問,租服裝的人絡繹不絕,通常要提前一個多月預訂纔能租到合適的服裝。今年顧客太少了,好不容易來個顧客,如果誠心預訂我們絕對不會因為價格流失了顧客。”服裝租賃公司的老板告訴記者。
不僅僅是服裝租賃行業,和年會相關的行業都感受到了寒意。在薩爾圖工貿品市場經營年會商品的老板普遍表示,今年生意不好乾,禮品手提袋、年會紀念品銷量一點兒都不好。
演出公司的生意也同樣慘淡。“今冬年會業務量下降了60%多,老客戶開始撤單。”一家慶典公司的經理無奈地說。
商家轉型求發展
在中央“八項規定”、嚴抓“四風”等政令下,節儉成為當下的主旋律。因此,年會經濟的低迷很可能持續下去,相關行業轉型迫在眉睫。
采訪時,一些大型酒店表示,現在只能把重心轉移到聖誕宴、年夜飯、校友會等業務上。
東北石油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彭民表示,在年會經濟滑坡之際,相關行業應該想好對策,把目標從政府部門、大型企業上轉移開,將消費主體定為大眾消費群,開拓新業務,適應市場新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