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伊春
搜 索
伊春社區管理體制『扁平化』獲贊譽
2013-12-19 10:19:38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馬少忠 張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12月19日訊 減少管理層次,擴大基層民主,變管理對象為管理主體,變部門權力為居民權力。目前,伊春市推行的以“社區管理扁平化”和“居民事務自治化”為主要內容的社區管理體制改革,使政府資源與人民群眾需求實現有效對接、政府行政管理與居民群眾自治產生良性互動,贏得社會各界普遍認同和廣泛贊譽。

  實行垂直管理提高行政服務效能

  減少管理層次,伊春利用今年社區換屆契機,在全市15個區(局)開展了社區管理體制改革,變三級管理為二級管理,將區(局)內30個街道辦事處撤銷,建立起以社區居委會為核心、社區服務中心為平臺、社區網格為基礎的社區管理服務新格局。沒了街道辦事處這一夾心層後,區政府工作直接延伸到社區,減少了管理層次,節約了行政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社區居民普遍反映:改革前,辦事要按社區工作人員、社區主任、辦事處工作人員、辦事處主管副主任、辦事處主任、政府職能部門的順序挨個走程序,很簡單的一件事,沒有十天半月辦不下來;改革後,有事找到網格長或到社區服務中心,事情很快就辦結了。

  明確職能劃分,伊春規定,政府職能部門不得將行政性任務隨意向社區攤派,將原先街道辦事處所承擔的經濟發展、計劃生育、保障就業等本應由政府職能部門承擔的行政管理職能全部交還政府;將城市低保、大病救助、廉租房等公共管理服務的審核審批權下放給社區。五營區育林社區黨支部書記柴方勝說:“過去,街道辦事處主要精力用於抓經濟工作和上傳下達,社區則是窮於應付上邊的各種評比檢查,忘了主業是服務百姓,現在不用分心了,可以專心為百姓乾實事了。”

  強化服務功能資源流向基層社區

  過去,人、財、物大都被截留在街道辦事處以上,社區很多工作難以開展。改革後,社區實現了“三有”:一是有人,每個社區由原來的4名工作人員增加到11名;二是有錢,過去社區沒有單獨經費來源,如今每年區裡為社區核定8萬元經費;三是有房,各社區完善服務中心建設,並在服務中心設立了一站式服務大廳,購買了相應設備。將政府公共服務延伸到社區,全市各社區服務大廳均設有社會救助、勞動保障、人口計生、法律援助、綜合服務等窗口,社區居民在家門口就可直接辦理各項事務。各社區還普遍建立了愛心超市、音樂舞蹈室、書畫閱覽室、游藝活動室、日間照料室等服務設施,各類協會和志願者服務隊也相繼建立,人力物力向社區聚集。

  暢通人民群眾訴求渠道,伊春在各區建立了百姓百事諮詢中心,分設涉法涉訴、民事糾紛、權益保護、綜合服務等窗口為群眾解答疑惑。需調解的,中心派人調解;需政府有關部門解決的,中心負責反饋到相關部門協調解決。中心建立後,全市上省進京上訪案件同比下降42%,不但節約了大量勸訪人力、物力、財力,還使各級領導能集中精力謀發展。

  擴大基層民主發揮居民自治作用

  實現居民事務自治目標,伊春建立了社區居民代表會議制度,以100~200戶為單位,劃定社區居民小組(網格),以居民小組(網格)為一個選區,選舉出1名居民代表,當選的居民代表,同時兼任居民小組長、平安網格長,履行“三位一體”工作職責。居民代表具有提議、監督、表決、反映意見和建議等權利。社區居民代表會議的職權是,審議決定最低生活保障、低收入救助、臨時救助、醫療救助、廉租房分配等涉及群眾福利事務,審議決定社區建設重大項目、民生事務及其他重大事項,並對社區居委會和社區工作者的工作情況進行評議,實現了涉民事務由行政包辦向居民自決轉型。

  健全自治機制,伊春建立了社區居民代表議事規則,規定了居民代表會議的召集人、召開時間、組成人員、法定參會人數、議事原則、議事范圍、議事程序、議題確定和議題公布時間、議題表決方式和決議承辦人、執行結果的監督與反饋等相關事宜;全面實施了居民代表會議票決制,凡是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事務,經本人申請,5戶居民簽字同意,由居委會成員、包街民警及50%以上居民代表共同入戶調查,符合條件的,提交社區代表會議表決,區政府相關部門根據決議結果按規定辦理;建立了涉民事務三級公示制度,居民代表會議決定的涉民事務,均在區級媒體、社區居委會、社區網格三個層面進行公示,廣泛接受群眾監督。將低保、社會救助、廉租房分配等涉民重大事項,交由社區居民代表按議事規則議決,使黨和政府的溫暖陽光,照在真正困難的群眾身上。美溪區勝利社區兩勞解釋人員武傳柱沒有生活來源並身患結核病,社區主動幫他申辦了低保,拿到低保金後的武傳柱萬分感動:“以前我尋思辦不上低保了,現在領到了低保金,要感謝黨、感謝社區!”

  為強化對社區工作人員的監督,全市實行社區工作績效評議制度,每年召開的居民代表大會,其中一項重要議題,就是由居民代表對社區“兩委”工作和社區工作人員表現進行評議,對社區工作人員表現不佳者進行罷免。民主選舉和監督制度的實施,提高了社區工作人員的責任心和緊迫感,讓群眾滿意成為他們的工作目標。美溪區東林社區居民劉顯陽說:“過去,選居民代表、社區主任沒啥用,現在可管用了,什麼事情向他們反映後馬上就能辦。”伊春的社區管理體制改革,經歷了可行性論證、風險評估、試點、成功、推開等過程,它加快了政府職能的轉變,趟出條擴大基層民主並維護社會穩定的成功路徑。

責任編輯:李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