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2月19日訊 在位於方正縣開發區的哈爾濱大昌實業有限公司,記者隨手拎起一袋冷凍雞翅,掃描二維碼,進入網站,立刻獲取了肉雞在養殖場的全部養殖過程,包括雞雛來源、飼料來源、防疫用藥情況等,同時也能夠獲取肉雞在生產加工企業進行入場檢疫、胴體分割、深加工、貼碼裝箱、出廠檢疫、公司銷售、物流配送等全部關鍵環節公開透明的信息。
一只雞“從農場到餐桌”的全過程一目了然,這是方正縣在全國率先應用的“雲畜牧”技術在發揮威力。目前,大昌公司投資3.3億元年屠宰加工3000萬只肉雞項目投入生產,全縣已建成雞捨面積16萬平方米,年底將達到20萬平方米,肉雞飼養能力將達到2000萬只。
“雲畜牧”項目是方正眾多項目明珠中的璀璨一枚。誠如方正縣委書記劉軍所言:今年方正縣力爭完成GDP增長15%,地方財政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0%,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5%,這樣的快發展在方正發展史上幾乎絕無僅有。而承載這一發展使命的便是項目建設。今年全縣開復工項目51個,完成投資24.56億元。其中省市重點項目開復工10個、新開工2000萬元以上項目44個。項目建設不僅為方正贏得了發展和希望,也帶來了底氣和力量。
綠色食品產業項目領銜主演,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擎天一柱。方正在哈爾濱市率先完成了現代農業園區項目建設。目前區內建有一批次可供芽種12萬畝的智能化浸種催芽生產車間1棟,可供秧苗1.1萬畝的現代化育苗大棚203棟,1500平方米稻作文化博物館1座,117臺(套)大中型農機具專業合作社1個,600平方米一次性育秧5040盤的立體多層自控育秧溫室1棟,水稻研究院1座,初步實現了土地經營集約化、浸種育秧智能化、生產全程機械化、園區農民工人化,被評為省級首批農業科技園區。“優生優育”的水稻又通過精深加工,實現了身價倍增。目前,這個縣引進並扶持東方、中糧等稻米龍頭企業發展,發展水稻專業合作社60家,完善了“龍頭企業+合作組織+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方正大米”成為黑龍江大米三大品牌之一,穩佔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百強,“綠寶石”品牌躋身中國馳名商標,品牌價值超過30億元。
新興產業項目異軍突起,成為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力量。圍繞發展新能源、新材料和新節能環保產業,引進落成了胡鐵嶺風電、硅石精深加工、冠強公司LED光電制造等一批投資十幾億、幾十億元的大項目,其中有12個項目(含5個省重點項目)被列為哈爾濱市重點項目。投資10億元的中航光合100兆瓦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和上海普羅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資15億元的硅材料精深加工項目開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