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2月19日訊 為了解轄區內失業人員情況,她挨家挨戶走訪;為幫助社區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她跑企業、尋崗位,四處奔走……九年間,她用自己的努力幫助眾多失業人員順利創業就業,她就是百姓創業圓夢人——平房區興建街道和平社區共產黨員姜秋紅。
姜秋紅(中)正在對就業創業人員進行走訪。
一直以來,姜秋紅手裡保存著一系列針對下崗失業人員動態管理臺賬,包括“4050”人員安置情況臺賬、靈活就業人員管理臺賬、就業情況臺賬、小額擔保貸款登記臺賬和創業培訓登記臺賬等應有盡有。為了對失業人員進行及時跟蹤服務,她挨家挨戶走遍了自己工作所在的興建街道和平社區內3868戶居民家,摸清了每家每戶的家庭狀況、人口情況、經濟收入情況、以及失業人員的自然條件,了解失業人員掌握的技能、就業意願以及聯系方式,確保下崗失業人員遇到困難時,馬上進行服務和對接。目前在她的指導幫助下,2012年該社區登記的117名下崗失業人員,全部實現了再就業。
同時,為給失業人員開創更多就業機會,姜秋紅跑企業、尋崗位,風雨不誤。在轄區商服網點走訪時,她與生福樓綜合批發超市的老板王洪霞建立了勞務對接關系。生福樓綜合批發超市招聘的20餘名營業員,全都是和平社區的下崗失業人員。每個月的25日,她還會組織就業困難對象和未就業大學生參加區就業局的現場招聘會,今年以來共安置47名就業困難人員。
不僅如此,除幫助失業人員再就業外,姜秋紅還積極鼓勵有創業意願的居民自主創業。2008年,姜秋紅在一次走訪時發現,社區居民楊雪峰、苗艷娟夫妻倆均屬無業人員,楊雪峰的父母還是殘疾人,沒有退休金,一家4口生活非常困難。她鼓勵楊雪峰夫婦通過自主創業,結合他們的特長,幫助他們選擇了畫框加工和手工刺繡作為創業項目。夫妻倆創業之初,缺乏創業資金和加工人員,姜秋紅與社區共產黨員們常去他們的小店,幫助准備小額擔保貸款的申請材料,報送到平房區就業局,還積極聯系其他有學習畫框加工和手工刺繡意向的失業人員來小店實習幫忙。5年間,共為楊雪峰夫妻申請了小額擔保貸款17萬元。如今,楊雪峰夫妻倆創辦的“苗地畫業”已經形成了既有加工能力又有三處銷售專櫃的連鎖店,解決了一家人的溫飽問題,還安置了10多名失業人員,成為平房區自主創業的先進典型。夫妻倆常說,要是沒有姜姐,沒有社區黨員的幫助,就沒有他們的今天。僅2012年,姜秋紅就為17名自主創業者申報了小額擔保貸款123萬元,圓了他們的創業夢,也為轄區居民樹立了自主創業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