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2日訊 家家有寶寶,戶戶要育兒。哈爾濱媽媽幫育兒網站對1216位兒童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在選擇“你在照顧寶寶時嚴格參照書籍和網絡知識嗎?”這一選項時,有78%的媽媽回答“是的”,只有7%的媽媽表示“會參照老人的意見”。
70後80後父母知識水平相對較高,希望以科學的方式來養育自己的孩子,閱讀書籍、上網查資料是他們獲取育兒經驗的主渠道,一些年輕父母在寶寶還沒有出生時,就購買大量的育兒書籍進行“惡補”,還時常在網絡上學習各種科學的育兒知識。記者從市新華書店、教育書店了解到,育兒書籍一直十分暢銷,多數是孕婦或是年輕的父母來購買。
在新華書城記者看到,種類齊全的育兒書籍被放在了暢銷書籍的位置,供年輕父母選擇。懷孕3個月的楊靜正在和丈夫選購有關“新生兒如何防病”的書籍。她說:“我們希望多了解一些科學的育兒知識,將來用科學的方法帶寶寶。”采訪中記者發現,我市很多年輕的父母都買過育兒書籍,而且他們中的大部分人也嚴格按照書上所說來育兒。
“我家的育兒書堆成小山”
崔瑩,29歲,女兒4歲,全職媽媽
作為“80後”的媽媽,崔瑩從懷孕初期就經常看各類關於育兒方面的書籍,女兒出生後更是嚴格按照書上寫的來做。崔瑩說,她一直都很愛看書,沒有寶寶時,也經常捧著書本細細品讀。有了孩子以後,她更是希望能多掌握一些科學的育兒知識。孩子出生時,崔瑩已經掌握很多知識了。一次,寶寶嘴脣很乾,崔瑩查閱書籍得知寶寶上火了,應該多喝水。可婆婆卻不讓,堅持說母乳喂養的孩子不需要喝水,水喝多了孩子會鬧肚子。第二天女兒發燒了,帶女兒去醫院,醫生說天氣轉冷,嬰幼兒十分容易感冒,必須及時補水,促進體內的新陳代謝,利於排毒。打那以後,崔瑩更加堅信要按照科學的方法帶孩子,不能單憑老人的經驗了。
崔瑩說,她常因為育兒的事“得罪”婆婆。很多時候,婆婆說按照她的經驗,應該怎麼怎麼做,因為她曾帶大了6個孩子。可崔瑩認為,老人雖然經驗豐富,但很多經驗是沒有科學依據的陋習。比如說,女兒剛出生時,婆婆就讓她把寶寶的腿綁上,說是這樣做將來孩子長大了腿不會彎。崔瑩查閱網上資料得知,給寶寶綁腿是非常不科學的做法。她堅持不給寶寶綁腿,婆婆因此不高興了好一段時間。
“育嬰難題網上查資料”
馬小寧,36歲,兒子9歲,保險職員
馬小寧的兒子9歲了,在照顧孩子的9年中,馬小寧離不開的只有兩樣東西:書籍和網絡。馬小寧說,兒子剛出生時,她曾因為如何帶孩子跟老人發生過爭執。兒子出生第二天,她要給兒子喂初乳,可媽媽和婆婆都攔著,說初乳是不衛生的,不能給孩子喝。馬小寧說,她早早就知道了,經過專家們科學的調查和分析,初乳是很有營養的。她堅持用科學的方法喂養孩子,卻總是跟老人想法不一樣。天氣轉冷,孩子姥姥趕緊給寶寶捂上大棉襖,說是怕孩子凍著。孩子吃不下飯,奶奶在一旁一口一口地喂,就怕孩子吃不飽。馬小寧說,老人按照以往的經驗,總是覺得孩子應該多吃點、多穿點,但是科學證明“要想小兒安,三分飢七分寒”,不能捂著孩子,也不能橕著孩子。她嚴格按照書本上的知識照顧寶寶,雖然老人不是很贊同,但是事實證明,寶寶長得非常健康。
馬小寧說,她也常常跟老人們講解科學育兒的知識,但婆婆偶爾還會發牢騷說,自己養孩子一輩子了,什麼不懂!弄得她有些頭疼。牢騷歸牢騷,但馬小寧還是堅持按照自己學習和了解的方法來帶孩子。她喜歡上網,加盟了很多專業育兒的網站,帶孩子的過程中無論遇到什麼問題,都會上網查資料,也會向其他媽媽和醫生請教。
“育兒,我只相信科學”
楊娜,32歲,女兒3歲,軟件工程師
說起帶孩子的經驗,楊娜的心裡充滿了自豪。她說,帶孩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論,尤其是老年人,更是覺得有很多豐富的經驗,但是我只相信科學的。
為了教育孩子的事,楊娜沒少翻閱書籍,也沒少查看育兒專家的科學建議。
楊娜和老公雖然疼愛女兒,但從不溺愛孩子。女兒做錯了事,她們會立即糾正。但是老人不這樣,她們覺得,孩子太小,不懂事,不應該拿大人的標准去要求她。一次,楊娜的女兒在親子班做游戲時,不小心打翻了小朋友的水杯,楊娜讓女兒跟小朋友說“對不起”,女兒就是不說。孩子姥姥心疼地說:“這麼小的孩子知道啥是道歉啊,沒燙著自己就行。”可楊娜認為,必須要讓孩子懂得,做錯事情了要道歉,這是一種禮貌。女兒為此大哭一場,可就是這樣,楊娜也堅持讓孩子當場跟小朋友道歉了。事後,女兒悄悄地跟她說:“媽媽,我錯了。”楊娜覺得,自己的堅持是對的。
一句話調查:
帶孩子時你翻閱書籍或上網查資料嗎?
@洋妞妞:經常看育兒書,還是科學育兒比較好。
@吳小美:看書少,多是在網上看看育兒知識。
@蔚藍色天空:從懷孕時便開始看育兒書籍,一直到現在。
@雷雷寶:看書、上網、問親朋好友和專家,各種方法都用。
@胖丫頭:孩子生病時,會上網看看怎麼照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