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媒體曝光臺
搜 索
哈市酒店式公寓出租亂象 入住不查身份證半夜喧嘩擾民
2013-12-22 09:39:47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宮玉范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電梯間外是日租公寓的廣告。

走廊內晾曬著公寓酒店的床單。

沙發等雜物佔據了走廊空間。

  東北網12月22日訊 17日晨,哈市經緯360大廈發生火情,該大廈內多為日租月租公寓。17日,記者對同樣有眾多日租月租公寓的麥凱樂國際公寓、99號公館進行了走訪。

  亂象一

  鄰居天天換住戶沒有安全感

  兩年前,哈市市民徐先生買下一套99號公館小公寓。住進去後,他發現“鄰居”隔三岔五就要換一批。還常有“鄰居”喝醉了酒在走廊嘻嘻傻笑大聲喧嘩、說些污穢的話,或三更半夜拿著鑰匙去捅他家的門。徐先生一打聽纔知道,周圍的公寓房都被租了出去,而這時他也纔注意到,樓內掛著幌子進行日租月租鍾點房的機構竟有近20家。高檔公寓一下變成了各色人等的聚集地。為讓孩子免受污言穢語的驚擾,徐先生被迫搬了家。

  與徐先生有著相同遭遇的還有郭老先生。郭老先生已經退休,本以為99號公館鬧中取靜,一早一晚還可以去兆麟公園散步,誰知住進來纔發現,“這裡就像個大車店,裡面住的什麼人都有。”房間還不隔音,刺耳的叫聲常能傳到郭先生房間。郭先生說,走廊裡還常有些怪人,舉止怪異,又作又鬧的。人老了最希望的就是平平安安,可這樣亂糟糟的環境讓他感覺到不安全,無奈,郭先生也選擇了搬離。

  17日,記者來到99號公館,從5層到13層,幾乎每層正對電梯間的位置都有兩家掛著燈箱的機構,如愛時尚公寓、白領公寓、愛情公寓、龍門客棧等。這些機構的燈箱上面均閃爍著“日租月租”等字樣。

  記者從幾家掛著燈箱的機構了解到,他們手裡均有20至60套不等的公寓房,交了錢拿到鑰匙可以隨時拎包入住。

  亂象二

  走廊裡雜物多主人多半找不到

  17日,在麥凱樂國際公寓A座,記者排了幾次隊也沒擠進擁擠的電梯。沿樓梯上行,在七樓八樓的走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海報架、展示架、模特,七層的電梯間還擺放了一輛電動車。在A座813“好宜家概念家庭式公寓”門前,三個晾衣架佔據了走廊的一半位置,晾衣架上搭著潮濕的床單、枕套。與晾衣架並排的是一棵綠植及兩個休閑沙發,這使得走廊很多地方不足一米寬。

  在麥凱樂國際公寓G座,七層的四季公寓及白領公寓也在各自門前支起晾衣架,6個衣架佔了半條走廊。在G座八樓好佰客酒店公寓門前,一個酒店用來打掃房間的推車擺在走廊裡,推車的旁邊還有一些雜物。

  中央大街社區趙主任表示,對於麥凱樂國際公寓和99號公館裡的防火隱患,他們也很頭痛,下片區走訪時,看見誰家門口堆有雜物,就告訴他們趕緊清理。流動性太大,可能你這次告訴的是這一家,等你下次去時已經變成了另一家。

  負責麥凱樂國際公寓的新天地物業趙經理表示,物業公司是今年5月份纔進駐的,進駐之前麥凱樂國際公寓已經是現在這個樣子了,對於樓道內的消防隱患,物業也督促商戶整改,但都收效不大。下一步,物業將就走廊裡的廣告架進行規范,統一將廣告架換成燈箱,這樣就不會堵塞走廊通道了。另外走廊裡的沙發等,有些已經找不到物品的主人,因為流動性太大,可能那些東西是前一個或前幾個租戶留下來的。物業將通知租戶,將門前的物品收走,如果自己不收,物業將按無主處理。

  亂象三

  入住不看身份證人員流動性大

  記者上網搜索“哈爾濱酒店式公寓”,與之相關的結果有8620000個。記者打開“哈爾濱酒店式公寓”去哪兒網上的鏈接,位於經緯360大廈的哈爾濱楓葉酒店式公寓、位於99號公館的哈爾濱舒馨酒店式公寓、位於麥凱樂公寓的哈爾濱百家公寓分別位列前五名。網上介紹的資料中不但有房間圖片、面積、樓屋、床型、設施、是否含早餐,還有價格、預訂鏈接以及酒店提示等內容。

  外地來哈的姜女士就曾被這類“酒店”介紹中的“家的溫馨”所感染,住進了99號公館一家酒店式公寓。她說,當時他們一共來了10個人,只登記了4個人的身份證。“一屋住幾個人、住的是誰根本沒人過問,你要是不主動去找,也看不見店家的人,我們住了兩天房間的衛生都沒人打掃。”

  記者撥通99號公館舒心公寓的電話,詢問用記者的身份證開兩間房,但是外地的朋友住可不可以,對方一位女士說,不需要身份證,第二天下午有空房,過來交錢把鑰匙拿走就行。

  “這類公寓房今天住一撥人,明天又住另一撥人。”道裡尚志辦事處中央大街社區趙主任說,麥凱樂公寓和99號公館人員流動性大,“有時我們去登記時是一家,過幾天再去已經變成了另外一家,住戶的情況很難摸透。”

  亂象四

  中介租用小公寓再向外租挺賺錢

  徐先生至今還記得99號公館出售時大家排隊搶購的情形。“這類小公寓都處在黃金地段,一部分人購買是為了居住,還有一部分人購買直接為了投資。”徐先生說。

  99號公館的公寓都是小戶型,每套在30平方米左右。按照現在的行情,中介一般給房主每年2-3萬元,他們再往外出租,淡季時可以租到一天100元,旺季時水漲船高,聖誕夜一宿三五百元。

  這些經營酒店式公寓的機構,自己有房的少,大多都是收別人的房。記者看到在99號公館五層樓的牆壁上貼有“高價收房”的廣告,撥通一家機構的電話,表示自己15號的毛坯公寓要出租,對方表示,可以給記者一年兩萬一,他們負責裝修,裝修費從房款裡扣除,但希望多簽幾年。

  日租型小公寓

  管理法規有待完善

  99號公館的物業公司幫續物業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公館共有1009戶,5層以上是住宅,按規定,住宅內不允許開公司或有中介等經營機構。物業沒有執法權,對此只能進行勸阻。

  據道裡區消防大隊張姓監督員講,前段時間接到過居民的舉報,說99號公館等地類似在經營旅店,消防存在很大隱患。與公安部門聯系後纔了解到,這類酒店式公寓只按出租房屋管理,不算特業,因而不在消防的監管范圍內。

  據哈爾濱市公安局治安支隊特業大隊教導員王園介紹,哈市《關於鞏固和加強旅館行業治安管理工作的緊急通知》裡規定,與居民區共用通道的酒店式公寓,如麥凱樂國際公寓、愛建非常男女公寓等一律按出租房屋管理。

  道裡區工商局兆麟工商所矯所長表示,有經營行為的都應該登記辦照。從工商的角度說,中介的行為是搭橋讓供需雙方見面,自己從中賺取勞務費。一些機構直接把酒店式公寓租給客人,是否超越了中介的范疇?因為這是個新生事物,目前沒有明確的說法。

  道裡區尚志派出所趙教導員說,從基層工作角度,他希望將酒店式公寓納入特種行業的監管。

  哈爾濱市法學會學術交流部楊岩松認為,有些中介機構下面有50套日租、月租、小時房在出租,這實際上已經是一種經營旅店的行為。但目前對於日租公寓的監管,法律上還處於空白,這一部分有待完善。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