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有綠色(有機)和無公害農產品標志的產品數量過萬,全國每8個產品就有1個來自黑龍江。』黑龍江省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公室主任王國纔說。日前,《黑龍江省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綱要》公布實施。作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黑龍江將從種植養殖、加工生產、市場營銷等環節,構建全產業鏈體系,讓『金色大糧倉』變身『綠色大廚房』。
黑龍江發展綠色食品產業的資源優勢和區域特色得天獨厚,化肥使用量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3。目前,黑龍江已發展為我國最大的綠色食品生產加工基地。2012年,全省綠色食品總產值1330億元,佔全國的1/6;國家級綠色食品原料標准化生產基地5390萬畝,佔全國的1/2。
依托農業標准化、現代化,黑龍江省綠色食品產業在農業結構調整中尋找商機。今年,伊春市的黑木耳產量2.4萬噸,約佔全國產量的7%,藍莓飲料、高端品牌木耳成為北京、上海等地超市的搶手貨。
根據規劃,黑龍江省每年將拿出8億—10億元資金,專門支持綠色食品業發展:對於首發上市的省內注冊食品企業,募集資金投資於省內的,一次性給予不超過1000萬元獎勵;每年投入5000萬元,集中用於屬地食品品牌打包宣傳;對省外銷售網點年度營業額排名前10位的企業給予50萬元到100萬元獎勵……預計到2015年,黑龍江省食品工業產值達5500億元左右,食品產業增加值預計實現1200億元。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