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發現的興凱湖環志琵嘴鴨。
東北網12月24日訊 記者從省林業廳了解到,由黑龍江省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環志的一只琵嘴鴨於12月12日在臺灣臺南市官田區水雉生態教育園區被一名觀鳥志願者發現。12月16日,國家林業局鳥類環志中心證實,這是自鳥類環志中心檔案記錄以來,我國鴨類環志中鼻環首次被監測發現。
臺灣志願者發現的戴有綠底白字編號DV鼻環是黑龍江省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專用雁鴨類環志鼻環,是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於2013年10月7日環志的琵嘴鴨。這一發現使研究人員對鴨類遷徙路徑更加明晰、更加准確掌握了其分布及生存環境等信息,為物種生態學、氣候環境變化、稀有物種保護等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科學依據,再次證明了興凱湖是中國候鳥遷徙的東線東亞—澳大利亞遷徙路線重要停歇位點,對研究興凱湖鳥類遷徙及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我省三江平原興凱湖流域,東、南以松阿察河及大興凱湖與俄羅斯接壤,總面積超過20萬公頃。主要保護對象是丹頂鶴、東方白鸛、大天鵝等遷徙水禽及濕地生態系統。每年春秋兩季都有成千上萬的遷徙鳥在此停歇覓食,特別是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冰雪尚未融化的時候,松阿察河口成為北遷鳥類長距離遷徙途中唯一有明水面的停歇地,日停歇鳥類最多達3.5萬只以上,興凱湖已經成為我省最大的水禽環志基地。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