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12月24日訊 “工程大學我愛你,我願把愛撒這裡。節能大使常行動,浪費水電不允許。離開教室要關燈,教室無人燈不亮......”這首歌的歌名叫《愛校之歌》,作者是一位68歲的哈爾濱市市民,她叫孫玉梅。你也許會問,一位老人怎麼會編寫一首《愛校之歌》呢?因為她是學校的節能環保志願者。近日,哈爾濱工程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給她頒發了《志願服務時間確認書》——5年來她累計志願服務時間超過了5000小時。
記者感嘆:
每天要爬百級臺階孫大娘體格“杠杠地”
23日中午,記者在哈爾濱工程大學發現,校園環保志願者孫玉梅在一個無人會議室內關燈。緊接著,她又到一個洗手間,檢查一下水龍頭。隨後,記者又跟隨孫玉梅走了兩座大樓,上樓下樓折騰了近2個小時,先後關閉了10餘盞燈和正在滴水的水龍頭。
在近兩個小時的跟蹤采訪中記者看到,孫玉梅老人的工作流程是這樣的,她每天是在10點30分從家出發,10分鍾到學校,然後就挨個大樓開始檢查。凡是燈亮著沒有人的教室或會議室,她都會關閉亮著的每一盞燈。走了近兩個小時後,記者感覺兩條腿都有點打顫,可是68歲的孫玉梅看起來卻是精神抖擻。她舉起拳頭開心地向記者說:“我一天要爬上百級臺階,每關一盞燈我的心情就特別舒暢。記者不禁感嘆:“孫大娘這體格,杠杠地!”
孫大娘自述:
教室10幾盞忘關的燈點亮了一顆節約的心
孫玉梅說,她是哈師大附中的學生,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北大荒人。她年輕的時候就挺能吃苦,也一直保持著艱苦朴素的生活習慣,退休以後,這些好習慣也沒有丟。
2003年退休後她去了廣州的親屬家,當時她的親屬住在廣州肇慶學院的校園內。一天晚上9點多,她在一棟教學樓下走過時,透過窗戶她發現,一間教室內已經空無一人,但是室內的10幾盞燈卻還在亮著。
她直接走了進去想要關燈,但卻被教室門口的鎖頭擋住了去路,看著這10幾盞燈是異常的痛心。但她沒有灰心,她沿著樓梯一層一層地向下走,只要沒有人的地方亮著的燈,她全給關掉了。也就是這次行動,激起了她當志願者,為學校關燈閉水的決心。
接下來的6年裡,她堅持每天到學校關燈閉水。在她的帶動下,大家逐漸認識到節電節水的重要性,很多學生也紛紛加入其中,成了一個個節能環保小衛士。等到後3年,她每天關燈閉水的工作量就明顯下降了,學生們也養成了人走燈滅,無人就關燈的良好習慣。
節儉貴在堅持:
志願服務哈工程5年一乾就是5000小時
2009年回到哈爾濱後,由於她家住的小區距離哈爾濱工程大學很近,她每天都要去學校操場上健身散步。時間長了,她發現了學校晚上空屋子亮燈,白天陽光充足也亮燈的現象。從那以後,她成了哈爾濱工程大學校園義務關燈閉水志願者。
2010年7月份的一天,她突然高燒,渾身疼痛難忍,家人都勸她就別去了。她不顧家人的勸說,硬橕著來到了學校。上樓時她身感不適,雙手扶著樓梯休息時,被幾名認識她的學生發現了,學生們將她攙到教室對她說,“阿姨,你就在這歇著吧,我們幾個替你走一圈,看到沒關的燈,一定關上。”
今年的11月18日,孫玉梅老人收到了哈爾濱工程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頒發的《志願服務時間確認書》在這份確認書中顯示,孫玉梅志願服務時間累計超過5000小時。一年四季無論是刮風下雨,她始終堅持每天到學校走一圈。她總是說,節儉最重要的就是堅持。
向大學生倡議:
點滴能源聚攏財富勤儉節約積攢夢想
如今,孫玉梅5年來的堅持終於獲得了回報。在她的帶動下,該學校有百餘名學生加入到節能環保的志願隊伍中。近日,為發動和號召大學生參與其中,共同為校園節能環保做點事,孫玉梅老人在本月7號組織學校的200餘名志願者,召開了一次小型座談會。她還將她近10年來做節能環保志願者的經驗、意義和體會與學生們進行了交流。她號召學生都行動起來,節約每一度電,不浪費一滴水孫玉梅說,她10餘年堅持在學校做志願者,為學校的節能環保做點事感到非常有意義,不僅鍛煉了身體,而且還覺得這樣的生活方式非常開心。她向同學說,作為學校的一員,就要樹立以校為家的思想,只有一分一分地積攢,纔會聚攏財富,只有勤儉節約,纔能實現每個人心中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