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12月26日訊 24日下午,哈市交警支隊交通秩序處召集交通工程專家、城市規劃專家、城管局道橋辦主任及出租車駕駛員代表舉行研討會,共同為疏堵獻計獻策。哈市交警支隊各大隊負責人針對支路路網體系不完善、區域間不能有效連接、支路兼容性差等方面提出合理性建議,秩序處當場擬定了推行支路微循環的七點建議。
現狀
支路佔六成多
利用率卻低
據哈市交警支隊交通秩序處分析,近年來哈市機動車保有量迅猛增長,早已突破百萬大關,市區環路、主乾街路的交通擁堵問題日益突出,而與之相矛盾的是,大部分支路交通空閑。據統計,哈市市區共有道路2424條,道路總長1974.28公裡,其中次乾道以上道路總裡程734.56公裡,支路總裡程1239.72公裡。從數據來看,哈市支路總裡程佔道路總長度的62%,是次乾道以上道路總裡程的1.69倍。但據交通流量調查,哈市主乾街路承載的交通流量佔哈市路網總體交通流量的65%以上,支路利用率依然不高。
造成哈市支路利用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一、斷頭路多,可達性差,只能以服務區域交通為主,無法實現跨區交通的功能。二、支路道路狹窄,通行條件有限。三、支路網絡不盡合理,交通誘導不夠。
獻策
對支路進行重新渠劃
研討會上,城管部門專家指出,哈市1338條支路存在利用率不足的現實問題,加上交通設施不夠完善,缺少路燈、排水系統,市場攤區紮堆,早市夜市聚集等人車混雜情況突出,並非交警一家之力可以解決。為此建議多部門聯動,對支路進行重新渠劃,完善支路交通設施,多部門齊抓共管清除違停車、佔道商販等“路障”。
沿江違停車一律拖走
有代表指出,早高峰時段文政街利用率不高,市民往往都走二環橋去往通達街,其實文政街也是連接香坊、道裡的交通通道,可以走文政街、漢廣街、七政街去往通達街、機場路方向,早晚高峰均不堵車。同時建議,防洪紀念塔、通江街等沿江通道應保持快速通車,如有違停車應一律拖走。
支路限制停車時間
東北林業大學交通工程專家裴玉龍指出,應借鑒北京等城市的做法,挖掘支路的停車潛力,允許支路停車,但限制停車時間,諸如早7時至晚20時禁止停車,夜間則允許停車。另外,增加交通誘導標示牌,避免“死車”違停,提高支路利用率。
打通車站街等斷頭路
會上,道裡、南崗、顧鄉、香坊、動力等各交警大隊負責人也一一發言,提出一系列合理化建議。顧鄉交警大隊副大隊長魏剛指出,目前河洛街實施支路微循環改造方案後效果良好,緩解了友誼路、河鼓街交通壓力,但是仍有斷頭路需要打通,例如車站街上恆祥城小區居民開車進去後總是出不來,建議車站街打通至鄉政街;通順街大發市場周邊人車混雜,建議打通至顧新街;上江街一直是“卡脖路”,建議打通至群力新區。動力交警大隊副大隊長井大朋提出,和祥路上有四季上東、中北春城等多個小區,路面寬度僅十餘米,如果一排停車還可保障車流順暢通過,兩排停車就疏導不開,建議建設部門拓寬和祥路、和平路,增加車道。
七建議推行支路微循環最後,交通秩序處負責人提出七點建議推行支路微循環。一是修建樂園街下穿三大動力路地道橋,並打通至文政街,緩解和平路動力廣場的交通壓力;二是打通中民街,東至中山路,西至中北春城小區,緩解中北春城小區萬餘戶居民的集中出行給香濱路、民生路帶來的交通壓力;三是修建打通銀行街至建築街,緩解民益街交通壓力,快速疏解哈站周邊交通壓力,同時緩解秋林商圈交通擁堵;四是打通海河路,由嵩山路至紅旗大街,緩解先鋒路、淮河路交通壓力;五是打通泰山路,北起先鋒路,南至香電街,形成一條平行於紅旗大街、南直路的縱向主要乾道,緩解紅旗大街、南直路交通壓力;六是拓寬安寧街,分流經緯街、安發橋交通壓力;七是繼續推進二環與三環之間連接項目工程,增加三環路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