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30日訊 “偽基站”是未經國家批准、犯罪嫌疑人私自組裝的一種高科技儀器。一臺主機(白色)、一個筆記本(黑色),一個信號發射器(貌似天線),就組成了一個“偽基站”,覆蓋范圍一公裡。是當前一種實施詐騙、推銷的高科技儀器,它能夠搜取以其為中心、一定半徑范圍內的手機卡信息,並冒用任意號碼強行向用戶手機發送垃圾信息。

辦案人員查獲的偽基站設備置於車輛後備箱。
此類設備運行時,用戶手機信號被強制連接到該設備上,只能被動接收垃圾短信,無法打電話,無法連接到公用電信網絡,以致影響手機用戶的正常使用。目前,偽基站已成為不法分子實施詐騙、推銷等目的的新工具。
這種高科技儀器不僅沒有給人帶來福祉,反倒成了“過街老鼠”令人反感。近日,記者采訪發現,在南方泛濫成災的偽基站,已經悄悄潛入大慶。

置於車門處的偽基站天線。
冒用任意號強發垃圾短信
市民馬先生查看短信攔截記錄時,一條垃圾短信讓他哭笑不得,短信是一個6字頭的固定電話發來的,內容是某黃金首飾店發來的促銷短信。
“用了十幾年手機,頭一次接到固定電話發來的短信。”馬先生把手機拿給記者看,他在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裡,已經收到10多條垃圾短信,其中大多數短信是以106開頭的。他曾忍不住向運營商投訴這種亂發垃圾短信的行為,可投訴後他纔得知,這類短信不是運營商所為。
大慶移動分公司網絡優化中心主任金奇男告訴記者,偽基站的最大威脅之一就是冒用任意號碼強行向用戶手機發送垃圾信息,馬先生收到的這類垃圾短信應該是從偽基站發出來的。最近在大慶,已經連續兩次發現偽基站在“作怪”。
記者了解到,其實,馬先生遇到的這類偽基站發送的垃圾短信只是“善意”的廣告推銷。比這更可惡的是,偽基站經常會冒用人們熟悉的客服號碼發送帶有詐騙目的的垃圾短信。如果手機用戶輕信由這些公共客服號碼發來的短信,按照短信中的信息進行網銀登錄、匯款等,那很可能造成銀行卡號和密碼泄露,甚至賬戶金額被盜。
除了騙人和做廣告推廣,偽基站還會導致周邊出現網絡擁塞現象,影響正常通信。金奇男解釋說,偽基站工作時首先會乾擾和屏蔽一定范圍內的運營商信號,偽基站則趁著這個時間搜索出附近的手機號,並將短信發送到這些號碼上。
偽基站屏蔽運營商的信號,能持續幾分鍾甚至更長時間(只要偽基站的信號強度高於區域內的運營商信號強度,手機信號就會自動接入偽基站),短信推送完了,對方手機纔能重新搜索到信號。有很多用戶的手機不能自動恢復信號,需要重啟。偽基站能把發送號碼顯示為任意號碼,甚至是郵箱號、110等都可以。

追蹤過程中偽基站發出的短信。

置於車內的偽基站主機。
影響極壞兩處偽基站被查
前幾天,移動公司的技術人員通過偽基站偵測與追蹤系統對現網進行監控時,監控到不明信號源在大慶火車站附近出現,百貨大樓、利民苑小區、大慶火車站等區域的手機用戶相繼受到影響。
隨後,工作人員通過技術手段對不明信號進行區域定位,並通過測試設備實時跟蹤,結果在百貨大樓門口定位到一個偽基站信號源。
當時,技術人員發現偽基站信號是從一輛轎車內發出的,於是,他們馬上聯合公安機關並蹲守在嫌疑車輛附近密切監視其動向。“我們在現場還收到了偽基站發來的垃圾短信,短信內容是大慶某醫院的醫療廣告。”
發現嫌疑車輛後,嫌疑人離開車輛,經過蹲點測試,嫌疑人上車逃竄,經過追蹤嫌疑車輛,在嫌疑人回到居住小區時,由會戰公安分局的民警將其控制。警方在嫌疑車輛後備箱內發現作案工具,其中包括一臺偽基站主機、一臺筆記本電腦、一套車載電源。對這套偽基站設備進行檢測時發現,該設備能導致周邊100米內手機用戶無法正常通信,並強制接收其發出的垃圾短信。
就在這起案件破獲的第二天,移動公司的技術人員又發現,一個偽基站正在東風新村新瑪特附近作案。該偽基站同樣置於一輛轎車內,技術人員接近嫌疑車輛時,接到其發出的垃圾短信“✕✕皮草——年終大促銷……”
技術人員確認偽基站過程中,工作人員持續追蹤一輛可疑轎車,其間嫌疑車輛始終保持行駛狀態,從新瑪特開到萬達廣場,又沿世紀大道行駛20多公裡,最終到達讓區新潮國際停車。此期間,偽基站一邊隨車移動,一邊向外散發垃圾短信。
辦案人員表示,在我市目前發現的案例中,偽基站操作者是將偽基站設備放置在車內,駕車在路上緩慢行駛,在人流密集地區,將車停放在特定區域,從事短信廣告推銷、發垃圾信息等活動,“這種方式十分隱蔽,而且不易被發現”。
大量偽基站成斂財作案工具
偽基站究竟什麼樣?據大慶無線電管理處的工作人員介紹,其實一整套的偽基站看起來根本不起眼,像個小箱子的是偽基站主機,一臺筆記本電腦連在主機上。在電腦上進行軟件操作,編寫好內容,然後通過信號發射器屏蔽運營商信號,並將內容發到手機上,操作相當簡單。
“和傳統的群發垃圾信息不同,這種偽基站不需要購買SIM卡,還可以隨意設定短信發出號碼,不法分子就是利用這樣簡易的工具,頻發垃圾短信。”工作人員介紹,偽基站只能冒充任意號碼發送短信而不能接收短信,手機用戶若回短信或回撥電話聯系上的是它冒充的號碼。
在肆虐的垃圾短信中,有相當多的是偽基站所為。代開發票、××醫院等等,這些都可能出自偽基站之手。然而,在海量的垃圾短信背後,存在著令不法分子敢於鋌而走險的暴利。
記者發現,網上有大量出售偽基站設備的信息,一套偽基站設備的價格在一萬到十幾萬不等。而利用偽基站代發短信,根據發送量來收費,幾萬元的成本,幾個月就可以收回。
與移動公司聯合偵辦偽基站案件的會戰公安分局民警表示,短信廣告推銷或發送垃圾信息的目的無外乎兩種。一種是為廣告推銷,主要是為自己公司的業務尋找客戶,或者為其他單位做推廣。另一種則帶有明顯的詐騙性質,其又可以分為兩種情形:一是“廣種薄收式詐騙”,不法分子在銀行、商場等人流密集的地方,以各種匯款名目向一定半徑范圍內的用戶手機發送詐騙短信,比如通知網銀昇級之類的,要求接收信息的人登錄指定網站,進行操作;二是“定向選擇式”,不法分子篩選出“尾數較好”的手機號,以這個號碼的名義發送短信,在其親朋好友、同事等熟人中實施定向詐騙,比如冒充孩子的口氣,讓家長匯錢等。
偽基站操控者非法斂財的目的雖然已經很明顯,但對於手機用戶來說,目前還沒有好的辦法主動防范,只能增強自身的防范意識,“說一千道一萬,不法分子為的都是錢,只要接到跟錢有關的信息,一定要注意辨別,無法確定情況時,一定不能輕易給錢。”民警說。
民警還提醒,廣大群眾在收到要求轉賬、匯款的短信時,一定要提高警惕,即使恰好有匯款需求,也要通過電話與對方核實相關信息,防止上當受騙,發現有詐騙行為的,及時報警。
鏟除毒瘤應嚴查利益鏈條
據介紹,偽基站的直接危害和潛在危害都特別大,但在法律層面上,盡管治安管理處罰法、無線電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對乾擾正常通信、無線信號行為的處理有明確說法,但對於偽基站這種新興的高科技違法手段,目前還沒有專門的法規予以懲戒。
《黑龍江省無線電管理條例》規定,未經無線電管理機構批准,擅自使用無線電頻率或者無線電呼號的,由無線電管理機構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沒收違法所得,處以5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造成嚴重後果的,沒收無線電發射設備。
然而,業內人士表示,相對於大量發布垃圾短信帶來的高額“收益”,這樣的違法成本顯得很低。
要斬斷偽基站利益鏈,還不能僅僅著眼於使用終端。外省市破獲的偽基站案中,已經開始對偽基站制造、販賣、使用的各個環節給予重視,發現一個追查一個,一查到底,甚至連僱用偽基站為自己服務的相關單位也不應放過。只有相關聯的各利益方被“連鍋端”,纔能從根本上拔掉偽基站這個通訊行業的毒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