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2月31日訊 記者從省林業廳獲悉,近日,多年不見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駝鹿(俗稱『四不像』),現身小興安嶺。12月25日,我省公別拉河省級自然保護區技術人員在檢查保護區核心區內的遠紅外線相機時,意外地發現了一段疑似駝鹿錄像,後經省野生動物研究所專家鑒定,確定此動物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駝鹿。
公別拉河省級自然保護區始建於2005年,位於黑河市西南部,距黑河市70公裡,總面積4.7萬公頃。保護區內濕地類型齊全且大面積連續分布,在國內非常罕見,並且保護區地處大小興安嶺連接帶,生物多樣性豐富,有脊椎動物302種、高等植物743種,其中有金雕、黑嘴松雞、紫貂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8種;鴛鴦、棕熊、猞猁、馬鹿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36種;鑽天柳、黃檗、紫椴、野大豆國家二級保護植物4種。今年10月起,公別拉河保護區開始野生動物監測工作,並在保護區內安放15部遠紅外線照相機,至今已陸續拍攝到?子、松鴉等動物影像資料,但拍攝到駝鹿尚屬首次。據悉,駝鹿因其頭似馬、角似鹿、尾似驢、蹄似牛而俗稱『四不像』,是世界上最大的鹿科動物,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責任編輯:呂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