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3日訊 2013年,兩張『幸福榜單』出爐:在央視發布的最新『中國幸福城市』中,哈爾濱居民幸福感排在全國104個城市的第三位;在國家統計局哈爾濱調查隊公布的《萬人民生民意評價調查》結果中,哈市城鄉居民幸福度為90.3%,首次超過九成。
幸福,成為貫穿哈爾濱2013年全年的關鍵詞。
這一年,哈爾濱在改善民生和創新管理中加強社會建設,使改革發展成果惠及人民群眾。年初確定的70個惠民項目圓滿完成。前三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11.2%和14.5%。
搬新房子、住暖屋子、配好管家——
百姓安居舒適開心
『真沒想到,這輩子還有機會住上樓房。』家住道外區新一地區的趙淑珍大娘高興地說。讓趙淑珍如此開心的正是我市去年啟動的城市最大內澇棚戶區搬遷工程。在蝸居了30年後,她終於同飽受水泡雨困之患的狹小老房子作別,住上了嶄新明亮的新樓房。
去年8月,我市最大內澇棚戶區——道外新一地區的向江、北崗社區內澇避險搬遷啟動。這是一次以人為本、順應民意、急民所困、應民所需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此次整體搬遷涉及首批3000餘戶居民,為易地安置居民提供4845套易地安置房源,相關部門還就公交和就學等方面為居民提供便利。
新一地區的大規模搬遷改造只是我市在改善群眾居住條件方面加大民生投入的一個縮影。去年以來,我市加大棚戶區和農村泥草房改造力度,健全完善廉租房、公租房和經濟適用住房管理機制,使群眾住房條件得到較大改善。
2013年,我市棚戶區和保障房建設取得長足進展,保質並超額完成任務。計劃開工20個棚戶區改造項目,征收86.22萬平方米、10004戶,目前已全部開工並完成征收102.06萬平方米、11521戶,建成回遷12317套;計劃建設公租房1500套,經濟適用住房2000套,廉租房1058套,目前全部開工並超額完成。
2013年,我市還完成拆並小鍋爐316臺,改造老舊管網177公裡,新增供熱能力2500萬平方米。10月20日,供熱開栓率99.74%,較往年提高0.29個百分點,投訴率下降13個百分點。
2013年,以『物業管理年』為契機,我市完成老舊住宅維修634萬平方米,整治閑置鍋爐房241處,創建國家、省、市示范小區215個,新增物業管理面積796萬平方米,實現了分類全覆蓋管理。
不僅如此,我市還以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解決歷史遺留建設項目房屋權屬登記產權證問題,135個項目10月底已完成首批34個項目、147.74萬平方米、17714套,目前第二批50個項目、413.46萬平方米、42312套正在辦理中。
工作好找、看病就近、教育更公平——
社保網織就幸福生活
一邊是大中專畢業生總量創下歷史新高,15萬餘畢業生潮水般湧向就業市場;一邊是『城鎮化』進程來勢洶洶,20萬新增農村富餘勞動力將進城尋找工作——剛剛過去的2013年堪稱哈爾濱史上『最難就業年』。
然而,縱觀全年,哈爾濱各人纔市場及勞務市場波瀾不驚,密集的多場專項招聘會從容舉行,就業渠道暢通有序。從中傳遞出的訊息是:哈爾濱的工作挺好找。
這一局勢緣自市人社部門應對『史上最難就業年』的超前布局。他們在全國率先推出的『哈爾濱就業地圖』為求職者打造『十分鍾就業服務圈』,實現了求職者信息均等化、就業即時化。目前,就業地圖日點擊量4000多人次,平均每天向社會發布招聘信息8000多條、就業崗位40000多個。
2013年,我市通過完善促進就業的工作機制,加大鼓勵自主創業就業的政策扶持和貸款擔保力度,使登記失業率始終控制在4.3%以內。
如果說,就業有保障為人民群眾的生活托底,那麼,來自教育、衛生、養老等方面的進一步均等化則為人民群眾的幸福加分。
過去一年,我市實施百所素質教育特色示范學校建設,安置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就讀公辦學校,促進了教育公平和各類教育協調發展。
過去一年,我市完善城市兩級醫療衛生服務格局和農村三級醫療服務網絡,擴大公共衛生服務范圍。
過去一年,我市健全城鄉社會保障體系,提高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和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准,擴大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范圍。
進步點點滴滴,幸福匯流成溪。剛剛過去的2013,印刻下哈爾濱成長的溫暖足跡。
『強基』工程化解矛盾糾紛——
創建最具安全感省會城市
去年,我市通過實施『強基』工程,探索創新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和化解機制,社會治理能力進一步提高。通過推進『平安哈爾濱』建設,創建最具安全感省會城市,刑事案件發案總量和萬人發案率在全國省會城市中保持最低。
去年以來,我市從增強經濟發展環境核心競爭力出發,全面提昇打防管控水平,為加快經濟發展、群眾安居樂業創造了良好的治安環境。完善新型治安防控體系,刑事發案總量在全國省會城市最低。據哈爾濱調查隊最新調查顯示,群眾社會治安滿意度提高到94.7%,高出全國平均值。
我市還從強化城市管理運行秩序出發,全面提昇公共安全系數,為全市經濟發展命脈提供了安全保障。在確保道路通行能力的同時,加大交通治理,使道路交通事故死亡、受傷人數分別同比減少363人和1489人。
針對地下商場多年來火災隱患最多、風險等級最高、公共安全威脅最大、一直治理但問題最難解決的實際,我市集中開展『六清六建』,消除隱患430處,為提昇地下商場安全系數和全市公共安全整體水平奠定堅實基礎。
『平安哈爾濱』的建設,極大增強當地百姓及中外賓客、投資者對哈爾濱的安全感和信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