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齊齊哈爾1月6日訊 民以食為天,蔬菜價格一直牽動著百姓的生活水准。如今,我市政府價格調節基金社區蔬菜直銷店的建立著實給鶴城老百姓的『菜籃子』減了負。2013年,市物價局圍繞『穩物價、促發展、惠民生』主線,深入市場調研、探索實踐,通過投入價格調節基金搭建平臺,依托社區公益用房和大型企業的資源優勢,在全省首創建立了『政府價格調節基金社區蔬菜直銷店』。直銷店的建立達到了平抑周邊市場蔬菜價格的目的,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和運營,取得了政府滿意、百姓歡迎、社會認可的可喜效果。
『蔬菜品種多、價格比市場上低、蔬菜很新鮮、不缺斤少兩』,是記者在蔬菜直銷店采訪時聽到的最多的評語。
政府價格調節基金社區蔬菜直銷店是由我市率先在全省設立的,實現了政府和市場的無縫對接,以蔬菜直供為主要形式,按照政府搭臺、企業經營、限價銷售、讓利百姓的模式運行。在建設和設備購置上,我市啟動價格調節基金進行支付,先後購置收款機、掃碼器、電子秤、蔬菜架、工作服等,室內還安裝電子監控系統和菜價電子顯示屏,群眾對當日菜價一目了然,同時制作社區居民購菜卡,方便社區居民持卡購菜。在銷售價格管理上,蔬菜經營企業每天早8點30分前將當天所有銷售蔬菜品種價格表報市物價局價調辦,價調辦指派專人對蔬菜銷售價格表進行核算和審核,將企業呈報價格與價調辦每天市場監測價格進行對比調整,及時將當天的蔬菜銷售價格傳輸給經營企業,使直銷店蔬菜銷售價格在政府的調控中發揮作用。
對於百姓來說,買菜最關注的就是質量和價錢,能夠買到質優價廉的蔬菜是老百姓的心願,市物價局副調研員趙麗玲介紹說,在銷售上,蔬菜直供企業省去了中間兩道銷售環節,從而降低蔬菜價格讓利於百姓。在品質上,蔬菜供給依托綠色蔬菜生產基地和氣調保鮮庫,確保蔬菜保質保量。
今年,市物價局為保證蔬菜直銷店推廣建設工作順利實施,在實施推廣工作中任務明確,措施具體。市物價局負責建店設備資金的申請、采購、安裝以及價格管理和監督檢查。社區負責提供公益用房。截至2013年12月26日,市物價局全面完成蔬菜直銷店的推廣建設任務,在育英、東市場等8個社區開設的價格調節基金蔬菜直銷店的基礎上,2013年又建成24家蔬菜直銷店,超額完成推廣建設20家直銷店任務,他們在推廣建設工作中積極探索創新社區蔬菜直銷店建設模式,提出了定規則、引競爭、惠百姓的新理念,引入2家公司和1家蔬菜專業合作社共同進入直銷店經營,保證貨源,降低流通環節費用。
市物價局局長侯一枝說,政府價格調節基金社區蔬菜直銷店每天為社區居民提供20種以上的蔬菜,並保證土豆、白菜、黃瓜、西紅柿、豆角、茄子、青椒、白蘿卜、芹菜、圓蔥等10個大眾蔬菜品種低於市場平均零售價格20%以上,讓社區百姓切身感受到市物價局在服務『三化』建設中實施惠民政策的實惠。另外,市物價局還為低保人群和二級以上特困殘疾人每戶每月補貼10元錢,全市補貼對象為35374戶,補貼資金420多萬元;為2000戶特困家庭發放了價值100多萬元的米面油;針對我市冬季蔬菜主要靠外進的實際情況,他們對13個倉儲基地的白菜、土豆、蘿卜、胡蘿卜、元蔥五個秋菜品種每噸分別補貼20元,共投放144萬元秋菜補貼;在元旦、春節等重大節日,根據蔬菜等副食品市場價格變化情況,以直銷店為平臺,投放政府價格調節基金,以發放補貼等形式,平抑蔬菜等副食品市場價格,把有限的價格調節基金投放在鼓勵和扶持大型蔬菜倉儲基地建設上,為市民菜籃子『保供穩價』發揮了積極作用。
據統計,中心城區的32家社區蔬菜直銷店,一年累計銷售蔬菜500多萬公斤,惠及30萬居民。由於『政府價調基金社區蔬菜直銷店』受到群眾的熱烈歡迎,2014年確定再推廣建立20家,其中優中選優建立一家示范店,讓更多的老百姓從中受益。另外,我市還將推進蔬菜直銷平臺網絡化建設,實現聯網管理;按照『星級蔬菜直銷店』創建活動的要求,嚴格進行日常考核和監督管理,對未達標的直銷店進行限期整改,實現獎優罰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