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哈爾濱
搜 索
哈爾濱市鞭炮市場遇冷1/3經銷商轉行
2014-01-15 09:15:55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15日訊 去年10月末一場罕見的霧霾天氣,讓空氣質量再次成為群眾關注的話題。城市如何多留下一片藍天?近日,本報聯合環保局向市民發出“過年少放鞭,過年見藍天”的倡議,已經獲得了500所中小學和百餘企業的支持。究竟倡議能否讓今年春節的鞭炮聲小一些?昨天,記者走訪鞭炮市場的生產、批發和銷售鏈條,發現冰城的鞭炮市場冷清了不少。

  經銷商進貨量普遍縮一半

  拿著一張薄薄的煙花爆竹經營許可證,劉洪偉心中感到無比沈重。從去年起,我市鞭炮零售市場開始下滑,讓劉洪偉和他的同行們積壓了不少貨。“去年我進了200萬元的鞭炮,結果返庫60萬元,要知道在2012年春節,我也進了200萬,全賣光了。”劉洪偉說,根據煙花市場大氣候,今年的市場也不容樂觀,所以他減少了五成多的進貨量,只進了不到100萬元貨。

  “別提了,我身邊十多個同行進貨量都減少了五成左右。”遲老板在我市賣了七八年鞭炮,進貨量、銷量一年不如一年。“2011年到2013年,我分別進貨20萬元、15萬元、10萬元,去年我還剩了3萬元的貨呢!”

  遲老板告訴記者,他今年只進了5萬元貨,“我就希望能把這些賣得差不多,別剩太多。”

  哈爾濱市日雜公司佔哈市經銷煙花爆竹量一半以上,記者了解到,去年該公司煙花爆竹進貨量共1500萬元,但批發量卻比上年下降45%,庫存量約500萬元。1月初,該公司表示,今年公司只進了幾百萬元的貨,主要銷售庫存。

  鞭炮經銷點或減少近三成

  不僅是經銷商進貨量減少,甚至連經銷商本身也在減少。“1月初,市日雜和市區部門聯合辦公,審批經銷鞭炮許可證,我昨天上午去一看,往年的熱鬧景象不復存在,可以說比去年還慘。”遲老板說,他和身邊的幾個熟悉的同行算了一下,大概有三分之一的經銷商今冬撤離了煙花爆竹市場。

  “去年我進貨60萬元,返庫5萬,算是損失較小的經銷商了,我現在正在經營倉買,庫存的5萬早就賺回來了,所以我也就不要了,說實話我都懶得去賣了。”曾經的經銷商陳向群對記者坦言。

  我市每年經營煙花爆竹的網點按5%的速度遞減,而今年經銷商的減少將會讓經營網點少之又少。記者從市安監部門了解到,去年我市主城區銷售網點約350個,但目前我市網點暫未統計出來。不少業內人士表示,銷售網點減少三分之一已基本定型。

  電子鞭炮月銷千餘件

  實體鞭炮的市場變得冷清,眼看過年,市民會以怎樣的方式慶祝呢?昨天,記者走訪了我市批發市場,發現電子鞭炮和掛件成了鞭炮的替代品。在新盛籠商場2樓,很多市民正在挑選商品。一家銷售春聯的商戶告訴記者,不少市民已經開始置辦年貨了。

  在二樓拐角處一間面積較大的年貨專營店內,店鋪負責人告訴記者,電子鞭炮基本分為普通款、閃光版和響聲版,普通版的價格在10元到20元之間,閃光版在50元至80元不等。

  在另一家電子鞭炮商鋪內,老板趙女士告訴記者,“近幾年,大家的環保意識上來了,銷量也越來越多了。尤其是最近三年,幾乎每年翻一番。”趙女士預計,這個月賣出超千件不成問題。

  生產商走上

  環保研發路

  從批發到銷售,鞭炮市場已經越來越冷清,這對於鞭炮生產商來說,不得不自尋出路。

  “沒辦法,現在我們廠子在做環保鞭炮的研發,希望用新產品保住市場。”鞭炮生產商張經理坦言,隨著人們對環保意識的提高,很多人節日期間減少了煙花燃放,包括該廠在內很多企業都在搞環保鞭炮的研發,希望可以取代以往的傳統鞭炮,保住飯碗。

  同時,在國內市場的縮減下,一些廠家也嘗試煙花爆竹出口,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排污量要降低。

  據國內媒體報道,瀏陽佳輝出口煙花制造有限公司就新研發了一種在日景煙花,裝藥量比普通煙花減少40%,它燃放更安全、更環保,煙花散出的花瓣是紅綢片替代的,並不會給燃放地造成污染。

責任編輯:張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