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9日訊 (記者 印蕾) 19日,省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開幕,省長陸昊作政府工作報告。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間,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我省將圍繞實施“五大規劃”全面深化改革。
深化“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
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創新,重點推進農民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農民合作社和農業企業,發展股份合作農業和農業產業化經營,全省農民合作社總數突破5萬個。
推動農村土地管理制度創新。加快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建立和完善區域性綜合配套服務平臺,促進土地經營權流轉。全省土地規模經營面積達到6500萬畝。開展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試點。
推動農村金融服務創新。擴大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推進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擔保、轉讓試點。推進農村信用社轉制為農村商業銀行。組建政策性農業保險機構。
推動農業支持保護政策創新。推動農業政策補貼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傾斜。爭取國家完善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
推動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創新。利用有關交易平臺,開展農產品即期交易,探索開展中遠期合約交易。推動產業化龍頭企業與基地農戶建立穩定的利益聯接機制,發展訂單農業。開展大豆“目標價格補貼”試點。
調整所有制結構
實施新一輪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規劃,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壯大我省企業家隊伍。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將有條件的國有企業改組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整合省級國有資產,組建國有資本投資控股公司。支持央企、地方國企、民營企業實施兼並重組。發展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交叉持股的所有制形式,鼓勵發展非公有資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推動企業員工持股。
壯大非公有制經濟。制定並落實非公有制企業進入特許經營領域的措施,完善中小微企業發展支持政策,促進中小微企業發展。
創新沿邊開發開放體制機制
實施黑龍江和內蒙古東北部地區沿邊開發開放規劃,推動外商直接投資項目由核准制向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模式轉變,對外投資由核准制向備案制轉變。深化通關業務改革,推動通關便利化,放大綏芬河綜合保稅區功能,爭取設立哈爾濱綜合保稅區,推動綏芬河市盧布使用試點,爭取俄羅斯在哈爾濱設立領事機構,爭取設立中俄自由貿易區。
推進公共資源配置市場化改革
對城市集中供熱新增熱源項目市場化建設進行公開招投標。對供氣、給排水、垃圾污水處理、城市交通等凡是有現金流的基礎設施建設,探索利用BOT、BT、特許經營等市場化路徑。礦產資源、土地資源、城市建設一級開發後的二級項目轉讓,實行公開向投資者披露信息、招投標等市場化機制。
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
開展自然資源資產產權登記工作,推動實行生態補償制度,探索建立嚴格監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環境保護管理制度。引入多元化生態修復機制,加強濕地等生態系統保護。預防並控制農業面源污染。健全國有重點林區經營管理體制,深化集體林權配套改革,開展集體林權抵押貸款試點。
深化行政體制改革
中央要求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審批項目,堅決取消和下放到位;沒有法律法規依據和變相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堅決取消;依據我省情況應該和可以取消的行政審批項目,堅決取消。對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要編制目錄,優化流程設計,全部對社會公開。推行網上審批,壓縮企業設立和項目開工建設審批時間。推進工商注冊制度便利化。省政府成立企業投訴中心,受理各類市場主體的投訴,對影響企業發展的各類違規違紀行為嚴肅查處,公開曝光。整合財政資金,加強資金監管,集中力量辦大事。完成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