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0日訊 7月9日下午,哈爾濱廣播電視大學的報告廳裡正進行著一場別開生面的講座,來自哈爾濱市南崗區近200多名社區乾部和居民在設在哈電大的南崗區道德講堂參加活動。
作為主講的任延東老師是哈爾濱廣播電視大學開放教育學院專職教師、副教授、文學碩士學位。他崇拜中國傳統文化,虛心學習,誠心踐行,願與華夏兒女真心傳承中華文明。

哈電大教師任延東。
教育講堂現場。
在9日的講座中,哈電大教師任延東以“《說文解字》新得——一字平生孝化春秋”為題,對“孝”字在遵循傳統定義基礎上進行了富有新意的解讀,聽眾興趣盎然。任延東用訓詁學學術方法,從象形會意的漢字造字法起題,形象直觀解讀“孝”字作為“德之本”的全面內涵:“孝”字上下由“老”、“子”兩字會意而成,傳統文化強調大道無名,龍德潛形,“孝”字將孝心孝道孝行之“我”隱形於“老”與“子”之中,“孝”字蘊含著“中”的傳統文化核心精神,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生生不息纔是真實的“孝”,孝是責任,更是權利。他還借用現代醫學、心理學、遺傳學的成果,證明中華孝道文明的科學性。強調“教由孝生”的教育之本,家長、社會、國家要更加注重涵養社會文明,深入推進“孝”道的教育與弘揚。
聆聽9日的道德講堂後,來自榮市街道辦事處的居民很有感觸:“孝,不僅是歷史,更是現實與未來。弘揚傳統文化,提高文明素養,其實非常具體,就在每天的每時每事之中,尤其是家庭內部生活的細節。通過講堂學習,可以反省自己,帶動親人,影響鄰裡,在現實生活中做有道德真實的人,享受真實幸福的生活。”

社區教育講堂新說“孝”。
文化切近民生,傳統撥正社會。據了解,哈爾濱廣播電視大學注重服務社會,自2006年起開展社區教育,開發了社區教育網,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區教育活動。此主題講座已經相繼在道裡新華街道辦事處鄉政社區等街道社區,以展示人文科學學術新成果的形式,使人們更加清晰了解認識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的人文內涵和與時俱進的科學精神。哈爾濱廣播電視大學充分發揮教育教學網絡深入覆蓋城市社區的優勢,豐富社區辦學內容,堅持開放辦學,資源共享,將社區群眾請進學校課堂,將學校課堂搬到居民社區,教師與學生、社區居民結合社會生活實際,共同研習傳統文化,增強民族傳統文化自信,增強道德行為自覺,據此提高學校人文社科教育科研水平,以此豐富社區居民生活文化內涵。“切問近思、雅俗共賞、經世致用、學以致用”已成為學校辦學、社區文化建設的新特點、新方向,使優秀的傳統文化真正成為“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