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8日訊 7月18日是“三伏”中的“頭伏”,又到了貼敷“三伏貼”冬病夏治的日子。記者了解到,“三伏貼”是一種膏藥,一般四個為一組使用。在夏天農歷的頭伏日期貼在後背一些特定部位,可以治療預防冬天發作的某些疾病。
記者從市第一醫院、市中醫院針灸科了解到,“三伏貼”講究對癥貼敷,貼敷的穴位、時長各不相同,孕婦、糖尿病、2歲內幼兒均不宜貼敷。
冬病夏治火了“三伏貼”
“醫生,我家小孫子今年5歲,孩子有鼻炎,能不能貼‘三伏貼’?”最近幾天,市第一醫院、市中醫院針灸科接待不少患者,都是前來詢問、預約“三伏貼”的。
記者了解到,夏至後已經有不少患者到針灸科貼敷“三伏貼”進行“預熱”。
針灸科醫生告訴記者,“三伏貼”第一年的效果不算明顯,連續貼敷3年至5年的效果明顯,因此,有很多老患者前來貼敷。
“三伏貼”最宜治慢病
記者在各家醫院看到,醫生把黑色藥膏貼敷在患者穴位上,再貼上避免污染衣物的膠布,就成為各家醫院的“獨門三伏貼”。“三伏貼”的藥膏是由各家醫院的醫生研制而成,配方不同功效也不相同。
市第一醫院針灸科黃秋賢主任告訴記者,冬病夏治效果最好的是呼吸系統疾病,其適應癥主要有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過敏性鼻炎、變異性咳嗽等;也適用於怕冷、怕風、平素易感冒或冬季反復感冒、風濕的虛寒體質患者。
幼兒貼敷2小時“為限”
記者在市第一醫院針灸科采訪時注意到,每個患者貼敷“三伏貼”的部位、貼數、時間都不相同。黃秋賢主任告訴記者,“三伏貼”是根據不同體質癥狀、個體差異來貼敷。不是所有患者都貼2個小時,有的只貼20分鍾就要取下。
需要注意的是,支氣管擴張、活動性肺結核咯血患者、孕婦、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者、瘢痕體質者、皮膚過敏、患熱性疾病、陰虛火旺者要慎用。此外,2歲以下幼兒不宜貼敷“三伏貼”。2歲以上幼兒貼敷前需檢查有無發熱性疾病,貼敷時間不能超過2個小時。
冬病夏治“三伏貼”時間
頭伏:從7月18日開始
中伏:從7月28日開始
末伏:從8月7日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