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鳴笛,保持安靜。
東北網7月22日訊 生活中的噪音,到底有多重?看不到、摸不著的它,給市民的生活帶來的影響究竟有多深?

商業活動中的高音喇叭震得人耳嗡嗡響。
7月15日至20日,記者連日走訪了大慶多個居住小區,40多位居民紛紛反映,他們不同程度受到各種噪音的困擾(部分見附表),有交通噪音,也有各種生活噪音,非常苦惱。

收廢品的移動喇叭聲太鬧人。
難忍收廢品的喇叭聲
家住高新區學苑小區的王先生一直有午睡的習慣,但前些天,小區裡廢品回收車的高聲叫喊,讓王先生連續幾天都難以入睡,他忍無可忍。
“平時每天12點多,我都瞇半小時了,可那幾天,我必須得等收廢品的喇叭響完了纔能睡著。”15日,王先生在小區裡接受記者采訪時,顯得非常無奈。
記者問:“有沒有找過收廢品的談談,或者打電話投訴他?”
王先生說:“他來的時間不固定,等我下去找他的時候,他早就沒影子了。再說他掙點錢也不容易,我也不忍心舉報他。”
流動廣告車太擾民
17日,記者在湖濱教師花園小區采訪時,家住該小區的小劉對記者說:“我家房子靠路邊,時不時就有打廣告的小車過來,車開得慢悠悠的,喇叭沒完沒了地響,太煩人了,經常把我家孩子吵醒,咋就不能讓人清靜清靜呢?”

深夜裡的大貨車呼嘯而過。
大貨車震得窗直顫悠
今年剛參加完高考的陽陽,與爺爺奶奶在學偉大街附近的新城御景居住。
平時,陽陽睡得比較晚,他告訴記者:“每天深夜,都有大貨車從前面那條街經過,發動機的聲音震得窗戶都顫悠,躺在床上腦袋嗡嗡直響。有時候還有人在街上飆車,動靜可大了。我爺爺奶奶就是睡得早,不然肯定受不了。”
家居裝修煩死人
張先生自入住聯想科技城以來,飽受左鄰右捨裝修的折磨。
“上周,每天早上6點多鍾,都不用鬧鈴,每天一到這個點兒,電鎬、電鑽、電鋸會准時響起。樓上一用電鑽,我感覺我這房子都要散架了。我下載了一個噪音測試軟件,它提示我,這屋子裡的分貝數跟大街上沒啥兩樣,根本沒辦法正常休息。”20日,張先生無奈地告訴記者。
“樓上樓下的,我去跟他們說了一次,可他們也有他們的苦衷,我尋思算了,忍幾天等他們裝完就好了。”張先生說。
七區門前的DJ哥們不停在播放刺耳音樂。
車載CD噪音“攆走”老兩口
隨後,記者又來到東風新村七區。
一聽記者采訪噪音的情況,小區內的王老先生一吐為快。
老人說:“我老伴兒心髒不好,太鬧挺的地方待不了,家對面那些賣碟子的車一放音樂,我和老伴兒就沒法兒待。現在房子准備租出去了,我們老兩口也不用再遭這份罪了。”
隨後,記者用張先生提供的軟件,大致對房間內的噪音檢測了一下,軟件顯示,分貝數已經達到街道環境水平。

夜晚9點多鍾水果店還在用擴音器攬客。
居民有享受安靜的權利
記者查閱資料了解到,在我國,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的規定,環境噪音分為交通噪聲、工業噪聲、建築施工噪聲、社會生活噪聲四類。不同的噪音分屬不同的部門管理。
而對於居住、商業等不同類型的場所,噪音要求的限值也各不相同。
本網讀者法律服務顧問團成員、黑龍江鵬帆律師事務所王帆表示,居民有享受安靜的權利,當噪音影響到居民的正常生活,甚至是身體健康,居民有權對其進行舉報。居民應有維權意識,要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