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22日訊(記者侯巍 孫曉銳 鄧博文)“如果一個區域沒有潛質,地產項目肯定不會輕易入駐。4期工程開建,就是因為看好科技創新城的未來。”近日,眾誠置業公司總經理周旭指著松北區哈爾濱科技創新城的上院地產項目,向參加第八屆全國網絡媒體龍江行的采訪團成員介紹說。
今年4月29日,總投資23億元的“楓葉小鎮奧特萊斯”項目在科技創新城復工建設。預計2015年夏天,市民就可以在這裡體驗購物、餐飲、娛樂、休閑於一體的生活方式。與此同時,哈爾濱科技創新城內的萬達文化旅游城、凱利家生活城以及各類具有牽動作用的產業項目,也如火如荼的建設中。
拓展國際合作的觸角
在科技創新城的規劃中,一個發展目標是“對俄科技合作示范區”。搶佔對俄合作橋頭堡,是科技創新城未來發展的一個支點,也是其拓展國際合作廣度和深度的重要平臺。
作為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所的下屬企業,哈爾濱盈江科技有限公司的慣性傳感器對俄合作項目已填補了國內空白。公司與莫斯科技術物理學院簽訂了項目開發與生產的協議,並且聯合組建了國際聯合開發實驗室。“在哈爾濱做這個對俄合作項目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公司董事長王玉江說,因為是對俄項目,省科技廳撥款70萬元支持項目發展,讓這個項目在哈爾濱“水到渠成”。項目在哈爾濱的良性發展將為企業進軍海外市場奠定堅實基礎。
王玉江的信心還來自國家層面的政策支持。
去年國務院批准的《黑龍江和內蒙古東北部地區沿邊開發開放規劃》,不僅將哈爾濱定位為沿邊開發開放的中心城市,還具體提到哈市新材料、食品、旅游、金融、教育等產業的發展方向和重點,並確定國家將在投資和產業、財稅、外貿、國土資源、金融等方面對沿邊開發開放帶給予政策支持。
用足政策,不負使命。科技創新城目前已與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了國際合作基地與平臺。
未來之城的全方位牽動
投資20億元的臺灣LED城於去年在哈爾濱科技創新城LED產業園奠基。這座以新能源新科技概念打造的哈爾濱光之城,將形成一站式LED光電產品的發展特區。
“這個項目將對我省產業結構調整產生作用。”哈爾濱高新區管委會副巡視員姜元平介紹說,待整個LED產業園區建成後,將陸續引進臺灣及世界各地LED光電相關上中下游產業入駐,成為國際知名LED光電基地,以及對俄商貿產品電子商務中心,總產值將達百億元人民幣,創造上萬個就業機會。
姜元平認為,依托此類龍頭項目形成的產業群,落腳點未必全在科技創新城,上下游企業可能分布於哈爾濱其他地區或是省內其他地方,由此將發揮更大范圍的輻射效應。
在高新區規劃展館內,科技創新城的規劃沙盤燈光閃爍。如果拋開那些科技創新城早就規劃好的功能區的名詞,人們可以發現另一種邏輯:沙盤上畫出的,不再是一個只追求GDP的經濟新區,還是一個人纔特區、生活新區、社會新區。就在沙盤燈光亮起的時候,那些區域的邊緣也逐一亮了起來,映射在精致的模型上,科技創新城的美好未來也被點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