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興安嶺
搜 索
大興安嶺圖強林業局走進轉型發展新時代
2014-07-24 20:43:35 來源:東北網  作者:侯巍 孫曉銳 鄧博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24日訊(記者 侯巍 孫曉銳 鄧博文)七月的大興安嶺圖強林業局天藍、樹碧、水清、雲淡。23日,第八屆全國網絡媒體龍江行采訪團驅車來到這裡,群山環繞下是一棟棟整齊劃一的狐貉養殖棚捨、黑木耳種植大棚……處處透著勃勃的發展生機與活力。

  圖強林業局坐落在漠河縣境內,是大興安嶺林管局所屬的一家大型森工企業,始建於1977年,開發建設以來,累計向國家提供商品材900多萬立方米,上繳利稅4億多元,已躋身全國100家大型森工企業行列。

  商業性采伐全面停止後,圖強林業局搶抓“天保”工程、西部大開發、生態示范區建設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等歷史性機遇,著力構建林業生態體系和新型產業體系,不斷深化企業改革,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積極培育接續替代產業。

  轉型離不開森林資源

  圖強林業局林業博物館依山而建、風格獨特,再現了大興安嶺開發建設40年的艱苦歷程和秀美的自然風光。

  在木材生產流程展廳前,動感與模型相結合的整個木材生產流程和貯木運輸過程,各道工序清晰可見。面對全面停止商業性采伐,圖強人將伐木工具送到林業博物館裡收藏,供後人參觀和懷念開發建設的歷史。同時將轉型發展的眼光瞄准了林下經濟,大力發展松杉靈芝養殖、黑木耳養殖、珍貴毛皮動物養殖等產業,著力推進森林旅游等轉型替代產業,積極構建產業發展的新格局。

  依托北緯53°寒地資源,建設食用菌種植園區、百聯食用菌加工基地,特色毛皮動物養殖基地,野生藍莓馴化示范園區、黑木耳養殖加工基地,草莓、葡萄、櫻桃經濟果蔬種植基地等。同時,依托山水資源,以原始樟子松森林氧吧、九曲十八灣觀景、北極泉度假山莊垂釣、“日月江山”、“卡倫小鎮”風情、烏蘇裡淺灘漂流等森林景觀走森林旅游之路。

  解決轉型發展瓶頸難題

  依托豐富自然資源,圖強林業局森林種植針對本地靈芝、山野菜、野生漿果、中草藥等林下特產為根基,建設了2座菌包生產加工基地、靈芝種植基地、棚式吊袋鋼架結構木耳養殖基地等,木耳養殖由地栽向棚式吊袋養殖轉變。全局已建設木耳養殖基地4個,棚式吊袋大棚85棟。

  近年來,林業局潛心鑽研純綠色、原生態食用菌技術,進行人工仿野生環境栽種靈芝菌1513個,經試驗成功並在全局推廣。在全局5個林場建設了5萬畝藍莓(藍靛果)集約化基地,引進了北露、北春、美登、瑞卡、德克力等新品種。以奮斗林場、額丘民營林場、二十八站林場為基本區域,建設了4個森林野菜采集、種植基地。成立了祥雲、鑫鑫、中心三苗圃。目前,已上山落葉松種苗260萬株,樟子松種苗430萬株,落葉松容器種苗20萬株。

  林下養殖前景廣闊

  圖強林業局依托氣候條件優勢,投資500萬元建立了珍貴毛皮動物養殖基地,並針對特色養殖技術薄弱環節,成立了佔地2萬平方米的養殖服務站,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從東北林業大學和東北農業大學聘請技術專家到圖強進行授課和科研,重點對養殖中容易出現的疾病、狐貉幼崽管理、妊娠期飼料配比等問題進行培訓,解決了養殖疫病防控、種群優化、人工授精等技術難題,打造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興安北極藍狐品牌。目前,從事特色毛皮養殖的人員達到53戶300多人,養殖總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年產皮張10萬餘張,產值超過1.2億元。

責任編輯:宋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