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30日訊 (記者 侯巍 孫曉銳 鄧博文) 近年來,黑河市實施特色農業發展戰略,將生態文明與城市發展相結合,將生態資源轉化為經濟發展動力,綠色食品產業發展勁頭十足。
綠色循環低碳經濟。黑河市不斷構建完善特色生態主導型產業體系,不斷擴大健康、安全、放心食品生產規模,以打造我國北方重要的健康食品生產基地為目標,大力發展綠色食品產業。近年來,綠色食品基地建設、產品開發、品牌認證、市場體系建設和質量監管均獲得長足進展。
培植龍頭企業。通過招商引資、闢建園區等方式,黑河市不斷扶持和壯大龍頭企業建設。嫩江翔河油脂、鴻興面粉、辰鷹乳業、北藥中藥飲片、北安恆泰冷凍食品、孫吳大果沙棘、愛輝山珍等企業積極籌措資金,進行擴能技改,擴大生產能力,提昇產品檔次。目前,全市規模以上企業達到70戶,比上年同期增長2.9%,其中省級重點龍頭企業8家。
推進園區建設。大力發展綠色、有機、高科技、外向型產業集群,延伸產業鏈條。積極推進黑河市、嫩江、北安、愛輝等6個農林產品加工園區建設,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制定和出臺相關優惠政策,吸引一批大中型企業落戶園區。目前,該市以大豆深加工、礦泉保健飲品加工、制糖加工、奶牛養殖及乳制品加工、對俄農產品加工為主的一批重點產業園區穩步推進,預計建成投產後將新增加工能力60萬噸以上。
擴大基地規模。按照區域化、專業化、規模化的要求,圍繞發展大豆、小麥、玉米、水稻、乳品、馬鈴薯、肉類、冷水魚、山特和北藥十大重點產業,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等多種方式,不斷擴大優質農產品基地規模。截至2013年底,全市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種植面積達到830萬畝以上,綠色(有機)農產品認證個數達到68個,畜禽飼養和水產養殖基地規模不斷擴大。
實施品牌戰略。依托區位、生態和資源優勢,深入實施農產品品牌戰略。以骨乾龍頭企業為載體,強化農產品生產和加工等各個環節質量監管。湧現出“和榮”大豆油、“食佳”面粉、“玉鈴”馬鈴薯、“璦輝”山珍、“長樂山”大果沙棘、“辰鷹”乳品、“大黑河島”網箱魚、“健龍”礦泉水等多個綠色、安全和健康的產品品牌,農產品質量例行抽檢合格率居全省前列。
截至2013年底,黑河市農產品設計加工能力已達300萬噸以上,農副產品實際加工(交易)總量達120萬噸,初步形成豆、麥、乳、山特等優勢農產品產業鏈條,大豆油、面粉、配方奶粉、山野菜及果汁飲料等系列綠色食品,在河南、山東、江蘇、沈陽、濟南、哈爾濱等省市的大型超市和集貿市場銷售,並廣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