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8日訊(記者 張雋珊)近期,佳木斯將群眾意見最大、反映最集中的辦事難問題列入全市專項整治重點任務,切實把作風改到群眾“家門口”。
佳木斯提出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行政職權和行政審批項目一律取消;沒有法律法規明確必須由市級行使而由縣(市)區辦理更方便群眾的一律下放。把清理范圍由政府工作部門拓展到黨政群機關、事業單位以及中省直單位等179家單位;把清理內容拓展到行政許可、非行政許可、行政確認、行政檢查、行政處罰等12個項目。目前,清理工作已基本完成並全部建立了權力清單。對梳理出的1474項行政職權,取消194項,佔13.2%;下放427項,佔29%;暫停實施50項,佔3.4%。對沒有上級要求必須搞的各類達標、評比、獎勵全部取消。598項行政審批項目,取消100項,佔16.7%;下放170項,佔28.4%;暫停實施42項,佔7%。
為提高工作效率,各單位在整改時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建議,與辦事群眾一塊兒模擬跑件、報批、領證,通過全程體驗,摸清問題癥結。目前,涉及“流程再造”的市級266項已全部完成,前置件由原來平均8個減到5個,最多的由15個減到1個;審核簽批環節由原來平均6個減到3個,最多的由12個減到1個;辦結時限由原來平均21個工作日壓縮到7個。市人社局辦理企業職工退休審批由12個環節30個步驟減少為3個環節7個步驟,辦理周期由原來的60天縮短到20分鍾。37家單位入駐市政務服務中心,開設服務窗口270個,辦理審批事項388項,實行一個窗口受理、一條龍服務、一站式辦結、一次性收費。明確規定服務事項必須在中心辦理。今年6月啟用以來,日均辦件量由原520件增加到1445件。
此外,針對參合農民反映住院全額交押金、報銷不及時、異地就醫轉診層層批等問題,在全市實行了住院押金和結算方式、轉診方式和報銷流程等“六統一”政策,參合農民住院由原來全額交押金,統一改為市、縣、鄉醫療機構按不高於預計治療費用的75%、50%、30%收取;參合農民在全市所有定點醫院全部做到即時結算;除規定的22種重特大疾病外,全部取消轉診審批手續,域外就醫後報銷時限由原來平均1個多月,壓縮到3個工作日內。
今年3月,佳木斯全面推行了社區綜合體制改革,撤銷了街道辦事處這個層級,以3000戶左右為基數,將城區原有的178個社區整合為61個新型社區,將三級管理變為區、社區兩級管理,每個社區都建有一站式服務大廳,打造了15分鍾便民服務圈。同時,規范社區所承擔的公共事項,取消各部門強壓給社區的額外任務,使社區集中精力為群眾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