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黑河市北安市中心敬老院事跡材料
2014-09-10 15:50:47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北安市中心敬老院位於慶華辦事處轄區,佔地面積1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院長尹士林。中心敬老院現有職工37人,供養對象284人。

  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五保對象營造舒適的生活環境

  一是注重庭院建設,營造舒適的生活環境。中心敬老院地理位置優越,距人民醫院、場局醫院、老年活動中心、體育場、東北亞購物商場不足三公裡,交通便利,市內有公交車,可以到達各個場所。同時敬老院樓外院落獨立,樓內布局合理,院內環境優雅,空氣新鮮、景色宜人,適合老年人居住。

  二是改善居住條件,達到范圍內供養能力。2010年投資700餘萬元在敬老院內高標准建設一棟建築面積3200平方米,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環境優雅的綜合樓。目前敬老院能夠滿足服務范圍內70%以上五保供養對象集中供養需求。現有140個房間,床位300張,入住284人,入住率達到96%,每個供養對象居住房間面積9平方米,人均建築面積達到21平方米。

  三是設施設備齊全,保障供養對象文化生活要求。敬老院設有辦公室、值班室、起居室(普間、高間、失能間)、活動室、儲藏室、浴室、廚房、餐廳、公共衛生間等房間。每個起居室內配備電話、有線電視和床、桌、椅、櫃、被褥等生活必備用品,高間設有獨立衛生間,失能間設有獨立衛生間、淋浴;活動室包括健身器材室、乒乓球室、臺球室、麻將室;浴室保暖、通風、防滑,並按時為老人們提供熱水洗澡;廚房做到天天清洗消毒;餐廳內設有消毒櫃、洗漱池、蒸箱、冰櫃等設施,配備食品公告欄,財務公示板。

  二、提高供養服務水平,為五保對象提供衣食住醫等保障

  一是提高生活補貼標准,提高供養對象生活水平。將五保集中供養的補貼標准由每人每年2400元提高至3260元,人均增長860元。五保供養對象的土地承包款、地補款均為個人的零用錢,每人每年1000多元。中心敬老院高度重視五保供養對象的飲食健康,嚴格執行衛生法規,保證食品衛生安全,指派一名副院長專門針對老年人的飲食特點,研究每周食譜。

  二是做好醫療護理工作,確保供養對象身心健康。與市第一人民醫院協商,在敬老院設立了衛生所,並選派有經驗的醫生、護士坐班,為五保供養對象提供日常診療服務。每年為五保供養對象和工作人員至少組織兩次體檢。並且建立健康檔案(一人一檔)。每年至少兩次組織開展保健康復活動,使常年患病臥床的五保供養對象達到了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為肢體不便的老人特設了陪護人員,體現了人文關懷。每年聘請醫院專家來院開展兩次健康教育和急救知識講座,講解急救知識、心理健康知識和保健健康知識。

  三是開展文體娛樂活動,豐富供養對象文化生活。中心敬老院定期開展有益五保供養對象身心健康的文體娛樂、養生保健、社區公益等活動。每逢春節期間,參與並觀看老年藝術團慰問演出;北安市四大班子主要領導帶著慰問品,專程到敬老院為老人們拜年,與老人們一同觀看豐富多彩的娛樂節目,同度一個祥和愉快的春節;敬老院舉行游戲比賽,購買日常生活用品,作為獎品給每個人發放。組建大秧歌隊進行體育鍛煉,參與率達到50%以上。通過文體娛樂活動,豐富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

  四是搞好心理健康輔導,確保供養對象健康心態。工作人員自願為五保供養對象提供心理健康服務,以個別交流、分組交流和集體交流三種形式,組織五保對象情感交流和必要的社會交往。對普遍性問題和極端問題采取了普遍性談話和極端個人問題談話,並做好記錄。定期組織專業社會工作者對五保供養對象開展精神慰籍和輔導活動。聘請專業社會工作師講課,五保對象參與率達到95%以上。制定了臨終關懷管理制度,為臨終病人關懷服務,同臨危病人談話、談心、消除恐懼心理。

  三、加大內部管理力度,提高規范化水平

  一是加強制度化管理。實行院長負責制和任期考核制,由民政局班子考核任命,重點考核德、能、勤、績、廉五個方面,成績不突出、責任心差、院務管理不好、不廉政可免去院長職務;其他工作人員由院裡聘用,履行崗位責任制,工作不好的按勞動合同條款可辭去現有工作。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制定了《院民公約》、《院長職責》、《服務員職責》、《財務管理制度》、《食堂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規章制度,用制度來規范管理和服務,做到公開、公正、透明。並將各項制度粘貼上牆,供五保供養對象監督。

  二是加強衛生管理。制定衛生管理制度,劃分衛生責任區,室內外衛生堅持日清、周潔、月洗制,即對室內外的衛生堅持每天三次清掃,床單被罩每周一更換,老人三至七天一洗澡,襯衣襯褲半月一清洗。室外做到無雜草、雜物,每天專人看護,隨時清掃,定期消毒防疫。市內做到開窗通風換氣,物品擺放整齊、乾淨衛生無異味。

  三是加強安全管理。每年與北安市政府簽訂安全責任狀。出現事故院長是第一責任人。投資100多萬元安裝水箱、滅火器、消火栓等消防設施。制定安全應急預案。定期開展安全教育和隱患排查工作。每年進行兩次應急逃生演練,滅火器、消火栓使用演練。消防大隊、安監局、公安局等部門經常來院檢查指導工作,對敬老院的消防安全工作非常滿意,年年評為達標單位。設置覆蓋全院的安全監控系統,每天有兩位院領導帶班,兩人值班,做到24小時不離崗。

責任編輯:李逢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