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1日訊 在中國南方航空公司的哈爾濱往返日本大阪的飛機上,一名男空乘在艙內玩手機。網友質疑,為什麼空乘人員不讓旅客使用電子設備自己卻明知故犯。
民航局第195號令《大型飛機公共航空運輸承運人運行合格審定規則》要求,從飛機為開始飛行而關閉艙門時刻起,至結束飛行打開艙門時刻止,飛機上的乘員不得開啟和使用與航空器正常飛行無關的主動發射無線電信號的便攜式電子設備。移動電話在禁用設備中名列第一。這主要因為,手機會產生許多不同頻率的電波,盡管這些電波很微弱,但機載通訊設備靈敏性非常高,會影響並乾擾駕駛艙、地面塔臺的空地通訊系統及導航設備,影響飛機的正常飛行,存在安全隱患。要求關閉手機是為了給旅客提供更大的安全保障。
有關數據顯示,從1986年到1999年,共有86起故障事故是由於乘客在飛機上使用了電子設備,其中超過四分之一是由手機引發的故障。 2003年英國發表的類似研究報告表明,從1996年到2002年,乘客使用手機導致了35起飛行故障。1991年5月26日,奧地利LAUDA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67-300型飛機,當時從泰國曼谷機場起飛後,突然發現機上的一臺計算機神秘地啟動了反向推進器,使飛機失去平衡,失速解體墜毀,機上233人全部遇難。事故調查結果證明,飛機是在受到電子乾擾後產生錯誤信號所致。
玩手機的這位男空乘,難道沒參加崗前培訓,對這些普通常識聞所未聞?難道是培訓不合格,不知道這些飛行安全知識?如果把一個不合格的空乘安排到飛機上工作,豈不是拿乘客的生命安全開玩笑。這位空乘,很可能是一位“低頭族”,但在值勤崗位上違規玩“低頭”,就不是一般玩的問題,是拿飛機上活生生的生命打游戲。
空乘玩手機,反映的是南航員工素質失標和管理的漏洞。不允許乘客做的事,乘務人員卻一犯再犯,且無人監督阻止,足以說明管理的失序。這樣缺乏自我約束能力的人,是怎樣被招聘到空乘隊伍中來的,真值得追問。
根據民航總局相關規定,在飛機飛行過程中使用手機時,機組人員應立即進行勸阻;對不聽勸阻者,應提出警告;對仍堅持不改者,應對其設備暫時予以扣押、保存。同時,機組人員應與目的地機場公安機關聯系,到達目的地後,機組人員應將違法者交與公安機關,公安機關將根據違法人違法情節輕重及主觀態度,對尚不夠刑事處罰的,處以警告、200元以下罰款、15日以下拘留的處罰。乘客違反規定有相應的制裁,那麼,機組人員違反了規定,應該如何處理,更應該有個說法。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