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0月13日訊 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中,黑河市下大力氣,聚焦『四風』轉作風,對發現的問題逐一逐項進行整改,全力解決群眾愁事、難事、煩心事。
推進『十項治理行動』。『農村環境髒亂差』治理,實施拆除障礙物、改造危房和泥草房、清理垃圾等整治項目59項;『口岸通關和消費環境』治理,降低收費項目17項,年減少出入境人員費用2800多萬元;『舊樓改造、立面破損』治理,讓市區23棟舊樓居民房屋滲水漏雨的『鬧心事』得到妥善解決;『物業棄管、房產證辦理難』治理,解決了135棟樓無物業管理問題,17912戶居民拿到遲遲未能拿到的房產證;『拖欠農民工工資』治理,為3447名農民工解決了3145萬元拖欠工資問題;『社保辦理難、新農合報銷難』治理,共簡化、撤銷社保辦理工作環節17個,制定解決新農合報銷難具體措施28條,極大方便了城鄉居民。
為暢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全市各地各單位積極創新更加務實、更加貼近群眾的服務措施。北安市整合資源,打造服務群眾『五小平臺』,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260多件次,開展志願服務2100多次;愛輝區全力打造『15分鍾便民服務圈』,讓群眾在15分鍾內就可享受到社區養老、教育、醫療、就業、求助、購物、餐飲等便民服務;市直有關單位通過開設農民工投訴維權中心、全市鄉鎮糧食購銷物流信息網絡平臺、證照辦理節假日『綠色通道』等方式,更好地為百姓服務。一系列聯系服務群眾的有效措施的推出,切實維護了群眾利益、方便了群眾辦事。
責任編輯:李澄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