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6日訊 15日,在哈市預防道路交通事故電視電話會議上,哈市交警部門公布了今年前9個月,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434人。其中,以小型轎車、貨車、摩托車3類車型發生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數最多。交警部門還公布了哈市市區內7條最易發生交通事故的街路。
9個月死亡434人與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
今年前三個季度,哈市共發生一般以上道路交通事故2503起,死亡412人,受傷2627人。與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數增加42起,死亡人數減少31人,受傷人數增加69人。
而前三個季度,一次死亡3人以上較大死亡道路交通事故3起,造成14人死亡,3人受傷。與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數減少4起,死亡人數減少15人,受傷人數減少13人。其中,道裡區發生2起,死亡11人,受傷3人。香坊區發生1起,死亡3人。
一次死亡5人以上較大死亡道路交通事故1起,造成8人死亡,無人受傷。與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數減少2起,死亡人數減少8人,受傷人數減少12人,事故發生在道裡區。
小型轎車貨車摩托車事故死亡人數最多
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就是交通參與者安全守法意識淡薄,主觀過錯行為引發交通事故,造成死亡人數量佔死亡總數的74.21%。另外,小型轎車、貨車、摩托車是發生交通事故主要車型,三類車型共發生交通事故亡人數量最多,佔死亡總數的91.48%。而每天18時至20時是事故高發的重要時段,發生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量佔總數的12.9%。此外,機動車間相撞事故、機動車與行人間事故為主要事故形態,死亡人數量佔總數的89.53%。
此外,交通設施不完善也是導致交通事故多發的重要原因。共發生交通事故71起,佔事故總數的2.84%,死亡16人,佔死亡人數的3.88%。
道裡區:在群力新區,友誼西路與上江街交口,由於交通信號燈失靈,發生交通事故6起,死亡2人,受傷3人;
道外區:天恆大街(韓家窪子至郭地方路),由於道路中心缺少隔離設施,缺少限速標志,發生交通事故17起,死亡6人,受傷16人;
南直路(淮河路至宏圖街),由於缺少行人過街信號燈和中心隔離護欄,發生交通事故23起,死亡1人,受傷26人;
十四道街立交橋,夜間照明設施覆蓋面不廣,缺少發光警示標志,發生交通事故4起,死亡2人,受傷2人。
香坊區:二環路(三合路至馬家溝橋),缺少硬性隔離設施和天橋所在位置的指示引導牌,發生交通事故13起,死亡2人,受傷15人。
南崗區:二環路(和興環島至馬家溝橋),缺少硬性隔離設施,發生事故8起,死亡3人,受傷4人。
7條街路最易發生事故
據統計,哈市市區多發事故道路有:公濱路發生交通事故67起,死亡3人;紅旗大街發生事故61起,4人死亡。南直路發生事故56起,死亡6人;機場路發生事故43起,15人死亡;先鋒路發生事故35起,死亡8人;東直路發生事故30起,5人死亡;長江路發生事故30起,2人死亡。以上7條道路共發生交通事故322起,43人死亡,佔事故總數的12.86%、死亡人數的10.44%。
哈市周邊縣市多發交通事故道路有:哈同高速發生交通事故35起,死亡17人;哈肇公路發生交通事故55起,死亡28人;愛大公路(原黑大公路)發生交通事故61起,9人死亡。以上三條公路共發生交通事故151起,54人死亡,佔事故總數的6.03%、死亡人數的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