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 關虹
6月5日,黑龍江省環保廳發布《2014年黑龍江省環境狀況公報》。公報顯示,2014年,黑龍江省環境狀況良好,自然生態環境、城鄉環境持續改善。主要污染物大幅削減,各流域江段水環境狀況持續改善。
公報顯示,全省河流水質達標率為65.6%,同比昇高11.3個百分點;Ⅰ—Ⅲ類水質佔56.7%,同比昇高9.9%;劣Ⅴ類佔5.6%,同比降低0.9%;主要污染指標為高錳酸鹽指數、化學需氧量和總磷,全省湖庫點位達標率為57.6%。松花江及其乾流水質狀況均為輕度污染;嫩江、牡丹江水質為良好,同比有所好轉,由輕度污染轉為良好;牡丹江乾流Ⅲ類比例為100%,水質良好。黑龍江、烏蘇裡江均為輕度污染,同比無變化。
公報顯示,2014年全省平均空氣優良比例為89.7%,略好於去年。可吸入顆粒物平均濃度有所降低,二氧化硫平均濃度有所昇高。全省13個市(地)年達標天數范圍為242-360天,達標天數比例在66.3%-100%之間;其中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和大慶四城市平均達標天數比例在78.4%。
據環境保護部核查,全省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分別削減1.62%、3.44%、3.2%和2.8%,全面完成年初確定目標,分別完成『十二五』目標的135.46%、401%、97.69%和95.16%,提前一年基本完成任務目標。四年累計完成進度名列全國第八。
2014年,以東北虎種群壯大、東方白鸛數量持續增多為標志,我省野生動物保護效果越來越好。通過開展棲息地保護工作,東北虎活動區域由過去的7個縣(市)增加到現在的11個縣(市),野生東北虎種群數量穩定在12只左右。全省已建立以鶴類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16處,丹頂鶴種群數量恢復性增長,由10年前的500餘只增加到現在的800多只,佔全世界野生種群數量的三分之一。
依照《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GB3838-2002)中規定,地面水使用目的和保護目標,中國地面水分五大類:Ⅰ類主要適用於源頭水,國家自然保護區;Ⅱ類主要適用於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級保護區,珍稀水生生物棲息地,魚蝦類產卵場,仔稚幼魚的索餌場等;Ⅲ類主要適用於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級保護區,魚蝦類越冬、回游通道,水產養殖區等漁業水域及游泳區;Ⅳ類主要適用於一般工業用水區及人體非直接接觸的娛樂用水區;Ⅴ類主要適用於農業用水區及一般景觀要求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