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齊齊哈爾
搜 索
齊齊哈爾市實施基層警務『傳統+科技』新模式
2016-11-08 09:58:42 來源:東北網-齊齊哈爾日報  作者:張冰 江明潔 王慶國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8日訊 對基礎要素實施有效的動態管控,是公安工作的根基,更是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重要支點,因此,必須下大氣力抓好這些基礎性、源頭性、支橕性的工作。

  近年來,齊齊哈爾市公安機關不斷強化社區警務室和社會警務室建設,通過實施『傳統警務+科技創新』模式,建立起了161個社區警務室、201個農村警務室,加上醫院、學校、工廠、客運等各類警務室,總數達到了685個。

  在街面設立的10個警務室還涵蓋了巡邏防控、應急處置、接處警、交通管理、便民服務、宣傳提示等職能,既可作為區域駐守、街面巡邏的工作室,又可進行交通違法信息的查詢和辦理等,為市民提供安全高效的服務。

  『警務室就建在百姓的身邊,不僅讓我們心裡感到踏實,還真正體會到了零距離溝通、心貼心服務。』家住瀏園小區的王自強說,『我記得前兩天鄰居在路上丟了錢包,就是通過路面警務室監控找到的。』

  齊齊哈爾市公安局除在各警務室設立高清攝像系統外,還投入1320萬元購買了巡邏車、多功能綜合指揮車和特種裝備車,安裝了91臺GPS定位、4G圖傳和行車記錄系統,為社區民警配備了200部X3平板電腦,初步實現了基層警務活動的智能化。

  齊齊哈爾龍沙公安分局彩虹派出所教導員王法介紹說,如今的警務室民警全部實行專職化,除在派出所值班外,全部沈到警務室做治安防控、人口管理、信息收集、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服務群眾等基礎工作。收集情報信息的方式也由傳統的靠民警『一雙眼』發現問題轉變為各類工作人員+群眾+電子信息設備提供信息。

  前一段時間,王法帶領社區民警到五福社區參加社區例會,與社區工作人員進行溝通交流,將反映的『人、情、地、物、事』等信息進行了整合歸類,並積極協調社區、物業解決了一些困擾居民的難題。

  民警的真情服務讓居民們十分感動,更加積極地配合警務室民警工作,一位居民在看到轉發的《黑龍江省公安廳懸賞緝捕盜竊、搶劫、詐騙犯罪案件在逃人員》電子信息後,提供了一條非常有價值的線索,民警借此抓獲了潛逃多年的嫌疑人王某。

  借助互聯網,各警務室還打造了各自的『微警務平臺』,通過『工作群』的微視頻、走訪照片和文字,讓全體民警直觀地了解各個社區情況,成為民警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的又一有效途徑。通知、文件、警情信息也直接傳送到了每名民警手中,將民警的手機變成了一部濃縮版的『警務通』。

  『社區警民聯防微信群』、『微警務微信群』、『民生110微信群』……一大批集收集線索信息、宣傳政策法規、提供便民服務的微信平臺也相繼建立。東市場社區王淑傑大娘說:『我們有什麼需要民警幫助的,在群裡說一聲就會得到答復,真的很方便。』

  『前一段時間,有一個男孩負氣離家出走,我們及時通過警務室微信群發布信息,短短的2小時內,消息就被轉發了5000餘次,最終幫家屬找到了孩子。』梅裡斯公安分局雅爾塞派出所民警張天威表示,基層警務模式的改革與創新,改變了民警的工作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受益最多的無疑是廣大人民群眾。

  實踐是最好的試金石。我市公安局實施『傳統+科技』模式,警力跟著『百姓需求』走,警務圍著『群眾安全』轉,著力把警務室打造成維護穩定的第一層防線、防控犯罪的第一道屏障、服務群眾的第一平臺,而基層警務模式的探索與創新仍在繼續。

責任編輯: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