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岩層裡的石油也要『榨』出來 大慶油田新一代采油核心技術研發紀實
2016-11-10 10:44:41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11月10日訊 『大慶的石油就是從這樣的岩層中開采出來的。』在大慶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實驗室,采油率二室高級工程師王海峰拿出一個大拇指粗細的圓柱體含油岩芯樣本,展示給記者。如果不是顏色不同,實在看不出含油層的岩層和普通石頭有什麼區別。從石頭裡采油,聽起來匪夷所思,卻是真真切切的事實。

  『從石頭裡采出石油,難度非常大。怎樣降低成本、提高采收率,是我們科技工作者需要攻克的難關。』王海峰這樣說。

  大慶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通過上萬次攻關實驗,終於研制成功並投入生產用於三元復合驅的表活劑,打破了國外企業的壟斷,為國家節約了大量資金。2016年8月,大慶油田勘探研究院此項技術獲得黑龍江省『十二五』科技成果產業化突出貢獻獎。

  用高科技延長油田『青春期』

  作為古生物化石能源,每個油田的開采都有自己的周期,大慶油田也不例外。如何延長油田的『青春期』,采出更多的原油,是科研攻關的世界級難題。

  開采初期,原油是通過油井『噴』出來的,如今地下的油藏需要人工『驅』出來,這就有了水驅、聚合物驅和三元復合驅的方法。

  據王海峰介紹,『應用一代、研發一代、儲備一代』,是大慶油田提出的具有前瞻性的科技攻關思路,在大規模應用水驅、聚合物驅技術的同時,油田從1993年就進行了三元復合驅先導性礦場實驗,到2013年最終通過驗收。目前該技術已成為大慶油田實現持續高產穩產的新一代核心技術,采收率比聚合物驅要高出10個百分點。而表面活性劑是三元復合驅體系的核心。

  大慶油田主創自己的標杆

  三元復合驅技術是一項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技術,但美國及歐洲專家普遍認為大慶的低酸值原油不適合三元復合驅。大慶油田科技人員不畏國外一些專家的論斷,成立科研團隊,楊振宇、伍曉林帶領團隊簽下軍令狀,向『不可能』發起挑戰。

  為攻克『三采』世界級難題,大慶油田持續建設高素質科技團隊,目前這個團隊擁有3名中石油專家、3名油田公司技術專家、12名二級單位學科帶頭人和技術骨乾、38名青年技術人員。

  他們通過數以萬次的室內實驗,在明確原油組分對界面張力影響的基礎上,創建了烷基苯磺酸鹽平均分子量與大慶原油的匹配關系,打破了國外低酸值原油不適合三元復合驅的傳統理論,發明了低酸值原油復合體系配方,奠定了該技術在大慶油田應用的理論基礎,並開創出了重烷基苯原料的精制處理技術,研發出自主知識產權的烷基苯磺酸鹽表面活性劑。

  大慶制造領跑世界一流

  在長期研發過程中,大慶建立了獨具特色的『研發、試驗和應用』三位一體創新體制,累計投入10多億元,建設了6個三元復合驅試驗平臺,研發、試驗和應用人員工作領域相互延伸、有機融合,加快了技術成果對油田產量的支橕作用,規模應用效益凸顯,從而為我國成為三元復合驅技術全球唯一商業化應用的國家奠定了堅實基礎。

  大慶油田三元復合驅技術2014年工業化規模推廣,2015年運用三元復合驅技術年產油達到351萬噸。該技術在保障大慶油田的可持續發展、維護國家能源戰略安全的同時,拉動了能源、化工、機械、材料、電子、儀器儀表等相關行業發展,形成了新的地方經濟增長點,為龍江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目前,大慶油田以烷基苯磺酸鹽表面活性劑為核心的三元復合驅技術已形成系列標准,達到成套輸出條件,為我國陸上進入高含水開發階段的老油田挖潛和國外陸相砂岩油田的高效開發提供可靠配套技術,應用規模的擴大也將持續促進烷基苯磺酸鹽表面活性劑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大慶油田正籌劃打包這項技術,走出國門,爭取國外訂單,以領先的技術,打造大慶品牌。

責任編輯: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