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如同一個巨大的浪潮,在龍江大地上泛起漣漪。這其中,一批優秀的大學生創業者成為時代的弄潮兒向濤立頭。
為深入挖掘和宣傳我省湧現出的大學生創業典型,由省委宣傳部等多家單位聯合舉辦了首屆『守望夢想·奮斗青春』大學生創業之星評選活動。這10名獲得榮譽稱號的青年,雖然創業領域不同,但從他們的創業經歷中,我們能夠體會到他們有著共同的創業精神,那就是都有著創新激情和創業勇氣。創新激情讓他們對未來、對世界始終充滿好奇,能夠讓智慧插上想象的翅膀飛翔,創業勇氣讓他們能夠翻過每一座山,跨過每一個坎,一路上披荊斬棘。從今日起,本報開設《奮斗青春·大學生創業之星》專欄,講述他們的創業初心和走在創業路上的故事,希望能夠激勵更多的大學生投入到創新創業的時代大潮中來。
黑龍江日報12月2日訊 2015年,孔德元距離實現自己的夢想又近了一步。這一年,他創建黑龍江沃野生物質收獲包裝設備有限公司,實現了從一名『海歸』到具有法人資格的企業經理的轉變。
2010年,四年的大學生活即將結束,孔德元沒有向國有企業投送簡歷,沒有盲目參加人纔招聘會,拒絕了去事業單位的機會,因為在他心裡,始終有一個創業的夢想,並為實現這個夢想而努力堅持著。這一年,他懷揣創業夢想毅然回到了家鄉——牡丹江。
創業對於孔德元來說並不陌生,他在大學期間就做過嘗試,雖然失敗了,但他覺得這樣的經歷也是一種收獲。『創業需先從業』,這是孔德元父親警示他的一句話。父親的話讓孔德元深刻地認識到,踏上創業創新之路不能僅憑頭腦一陣發熱,而是要靠一定的知識技能和經驗,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走。他最終選擇進入牡丹江市萬通微孔技術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就職,從一名普通員工做起,積蓄力量。工作期間,他邊搞科研邊學習,並被美國拉文大學錄取。
在美國留學期間,孔德元對生物質成型技術產生了濃厚興趣,他覺得這項技術也能用在家鄉的黑土地上,便潛心研究。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作物的種類很多而且數量較大,有著充足的生物質資源,為收獲成型設備提供了可靠的生產原料,生產原料的可再生性使得「綠色」成型原料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其中,在秸稈上做文章大有可為。』2013年,孔德元帶著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創業構想回到了家鄉,並以個人身份與萬通公司簽訂《技術合作協議》,任職期間,他以主要發明人的身份提交申請專利32項,其中發明專利5項。現已得到授權專利23項,其中發明專利1項,涉及生物質成型、收獲、包裝及自走式撿拾包裝等。
創業的時機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去等待。回國兩年後,孔德元創建黑龍江沃野生物質收獲包裝設備有限公司,研制開發的產品為秸稈收獲打包系列設備。該系列設備的設計主要針對高寒壟作地區農民的耕作習慣,並結合了東北、新疆及內蒙古地區農業生產情況研制生產的一種比較理想的秸稈收獲包裝設備。
那些日子裡,研發資金上有困難,孔德元就跑科委、跑銀行,找人社、找農委,多方尋求幫助。後來,在參加牡丹江市首屆創新創業大賽時,從眾多參賽項目中脫穎而出,最終獲得大賽亞軍。此項賽事,除了讓他得到榮譽外,最大的收獲是那10萬元的現金獎勵和300萬元貸款信用額度,解決了他研發資金短缺的燃眉之急。產品研發上遇到困難,難以攻破,他就找科研院所、找高校,與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簽訂了《聯合研發合作協議》,與牡丹江大學建立攻關機制,與市技師學院建立學員實訓基地,開展形式多樣的合作與交流。
每個人在每個階段都有自己的小夢想,每實現一個小的夢想,就離自己真正的夢想近了一步。『正是有這樣或那樣的創業夢想,驅使我一路向前,使我對未來充滿希望。』孔德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