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顥蘇(左)在冰球場上打冰球時虎虎生風、瀟灑帥氣。吳樹江攝
黑龍江日報1月3日訊 12歲的劉顥蘇,今年上初一,學習打冰球兩年了。2016年12月14日至12月18日,他進入由國家體育局主辦的『2016年全國青少年冰球訓練營』訓練。小伙子當時特別期待這次入營訓練,『就想趁機顯擺顯擺剛剛從美國直郵過來的冰球新裝備。』他的母親蘇女士笑著說。
冰球,亦稱『冰上曲棍球』,世界上最令人興奮的集體運動之一,當然,更是速度較快的一種,在歐美地區極為流行。它是冬奧會最重要的比賽項目,門票收入和觀眾人數佔到整個冬奧會的70%以上。近兩年,冰球這項小眾運動作為強身健體的一種運動項目,逐漸走進我省公眾視野,並且越來越受到歡迎。
雖然小眾,卻仍是我省傳統冰雪運動項目
『實際上,冰球仍然是我省傳統冰雪運動項目。』哈爾濱市新康小學校冰球教練馮雷說,『我是冰球運動員出身,以前冰球運動在我省還算普及。』1981年出生的馮雷,從7歲開始便學習打冰球,如今的他還是國際級冰球裁判員,更身兼國際冰聯初級裁判指導員的身份。馮雷告訴記者,特別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那一代人,尤其喜歡冰球運動,『我聽我父親說過,他們那代人,工廠就有冰球隊,朋友之間也經常一起玩。』馮雷說。
之所以讓冰球變得小眾,原因有很多。采訪中很多家長提到學習這項運動的費用,蘇女士說,每月的學習費用是500元,『貴的是裝備,拿小顥蘇剛剛從美國直郵回來的裝備來說,我是在國外網站打折的時候買的,算上關稅,折合人民幣大約6000元左右。在國內,同等進口裝備的價格大約是1萬元左右,節省了三分之一的價錢。而這一套裝備也就能夠使用兩年。』蘇女士這樣形容打冰球,『又上癮又燒錢。』她轉而又道,『這比在北京學習打冰球省錢,北京是按課時收費的,一節課的費用可能就要200至300元左右,再算上必要的裝備更新,每年花費有四五萬元,這可比孩子參加其他所有課外培訓班的總和還多。』
另外,冰球運動還受場地所限,『冰太少。』哈爾濱市前衛鋒翼冰球俱樂部負責人魏春暉說,『哈爾濱市范圍內不超過十塊冰場,大部分冰場以服務專業球隊為主。』『而且,今年一些冰球場地還在維修。』馮雷說。
目前,公辦小學和私人俱樂部是我省非專業的青少年學習冰球的重要途徑。馮雷於1999年退役,轉業到新康小學任職體育教師,2001年開始組建學校的冰球隊。2006年,美國紐約長島人俱樂部通過中國冰球協會在全國選拔有條件的小學,冠以『冰球希望學校』之名,並資助這些小學的冰球隊建設。全國范圍內被選上的學校,哈爾濱有七所,新康小學是其中一所。魏春暉則聯合了曾經的專業冰球隊隊友,於2013年成立了私人俱樂部。兩人掐著手指頭算了一下,哈爾濱市打冰球的孩子也就1000多人。
承受越多收獲越大,體能信心『小超人』初長成
冰球這項小眾運動,隨著北京、張家口申冬奧直至成功的過程中逐步被公眾認知。聽聞,幾年前,冰球在北京還只能算是小眾得不能再小眾的項目。一些有北美生活或者工作背景的家長,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滑冰場,跟一些退役冰球運動員學習。當時這部分家長的想法相當朴素:『冰球是個團隊項目,讓孩子們既培養了團隊意識,又鍛煉了身體,何樂而不為呢?』這部分家長中最鼎鼎大名的就是著名導演、演員英達。
的確如此,令蘇女士欣慰的是,小顥蘇自從打了冰球後,靦腆的性格變得尤為開朗,身體素質越來越棒,『我曾經用「溜邊」形容我兒子,凡事不喜歡主動,走路溜邊,上課和團體活動也「溜邊」,除非老師點名讓他做,他纔會做。現在完全變了個人,特別開朗。體質、身體協調性等方面也越來越好了。』蘇女士笑呵呵地說。
冰球真正的靈魂精髓不是技術本身,不是比分成績,而是在孤獨的獨生子女家庭中,幼小的自我如何建立強大的自信,人與人的溝通,互幫互助的能力。『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團隊意識。這在多為獨生子女的今天,是相當可貴的品質。』馮雷說,今年帶隊去齊齊哈爾比賽時,年齡大一些的孩子會不自覺地照顧年齡小的孩子,『大孩子總會幫助年齡小的隊友提拿行李和裝備包。比賽中受到衝撞和委屈,大孩子也會主動去安慰和開解。在他們心中,冰球隊就是一個大家庭,隊友就是親人。』
魏春暉表示贊同,『冰球鍛煉的是團體意識、拼搏意識,孩子們做事會更加積極。訓練中的磕碰、摔倒在所難免,現在承受的越多,以後的收獲和成就越大。』
從小眾走向大眾,如何找到學與玩的平衡點
如今,國內制定了『三億人上冰雪』的目標,作為冬季運動的頭號項目,冰球在中國的推廣普及還有很大的提昇空間。而僅作為一項業餘愛好,它也日漸成為一項我省青少年喜歡的時髦運動,青少年冰球運動的激情感染著越來越多的人。
今年,省體育局舉辦了多次青少年冰球賽事。新康小學、安陽小學、前衛鋒翼俱樂部、飛揚俱樂部等聯合舉辦了首屆『哈爾濱聯盟杯俱樂部冰球聯賽』,馮雷和魏春暉說,『自發搞聯賽是為了激發孩子們更大的興趣。』
然而,擺在孩子和家長面前的仍然是老生常談的問題,如何在冰球和學習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既能繼續將冰球運動堅持下去,還能不影響孩子的學業。蘇女士坦言,每每看到冰球場上孩子虎虎生風、瀟灑帥氣的樣子,坐在臺下的她有著驕傲和自豪,『但面對現今的昇學壓力,成績和分數是設置好的一道門檻,跨不過去就會與重點學校失之交臂。』隨著小顥蘇昇入初中,蘇女士也在考慮之後是否需要減少每周上冰球的課時。
馮雷認為,『我那個年代,要麼選擇進專業隊當體育特長生,要麼放棄打冰球。為何這樣說?小學畢業後即便很多人想兼顧,可是沒有地方繼續去學,大部分初中都沒有冰球隊。現在的孩子也一樣要面對這個問題,繼續打冰球,訓練勢必會佔用學習時間。』馮雷繼續說,『但我始終覺得國內對打冰球的整體意識與國外還是有差距。冰球集合了很多球類運動的特點,手上動作、腳下動作、身體的力量運用和腦力的靈活度,四者合一纔能將冰球打得精彩。我倒認為,打冰球更需要學習成績好的孩子,要足夠聰明纔能掌握好冰球技能。』
采訪中,家長和教練們更多的是希望孩子們能夠忘卻學習壓力,盡情享受冰球的樂趣。